“音樂之都”維也納人們用音樂驅散疫情陰霾
歐洲是疫情重災區,地處歐洲中部的奧地利政府也要求民眾居家隔離。但在“音樂之都”維也納,延續數百年的音樂傳統沒有因為疫情而畫休止符。
就在奧地利總理塞巴斯蒂安·庫爾茨呼吁民眾盡量減少外出后不久,居住在維也納的音樂家們在社交媒體上自發約定于3月15日下午6時在陽臺上為所有居家隔離的民眾奉獻一場免費音樂會,為這場全民抗疫的戰斗給予精神支持。當天下午6時,所有民眾都不約而同地打開窗戶,首先是響應總理的號召集體鼓掌,掌聲送給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平民英雄,隨后,居住在維也納的世界各國音樂家各顯神通,一時間優美的音樂飄蕩在維也納的大街小巷。在這一刻,維也納這座有著悠久歷史和燦爛文明的古老城市似乎比歷史上任何時候更加貼近“音樂之都”的美譽。
與以往高雅的音樂會相比,特殊時期的陽臺音樂會更像是一場全民的狂歡。陽臺音樂會的發起人喬治·羅薩稱,“不管是長笛、小號還是口琴,什么樂器都沒關系,什么樣的演奏都會受到歡迎。”正如羅薩所說,演奏的曲目十分廣泛,從歐盟盟歌《歡樂頌》到有著奧地利第二國歌之稱的《我來自奧地利》,再到約翰·列儂的經典名曲《想象》,而演奏的樂器除了大提琴、鍵管樂器等傳統西洋樂器,連小朋友們的玩具木琴也可以參與其中。
近日,一位叫尤里安·勒普雷的音樂家在社交媒體上發出線上音樂會的呼吁,邀請所有居家隔離的音樂家在線為粉絲們送上音樂盛宴,粉絲們足不出戶就可以欣賞到頂級水準的交響樂音樂會。與傳統音樂會不同的是,線上音樂會增加了交流互動環節,粉絲們可以就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提問,大家也可以交流各自居家隔離的趣事,粉絲們與自己偶像的距離進一步拉近。勒普雷說,在特殊時期,線上音樂會可以幫助人們消除對居家隔離的抵觸情緒。
有著150年歷史的國家歌劇院近日宣布,所有此前上演過的歌劇經典都對全球免費開放,人們只需要登錄歌劇院官方網站就可以欣賞。
維也納是圓舞曲華爾茲的故鄉,也是諸多歐洲古典音樂作品的誕生地。18世紀這里是歐洲古典音樂“維也納樂派”的中心,19世紀是舞蹈音樂的主要發祥地,世界各地許多著名音樂家曾來這里居住,從事創作和演出活動。漫步維也納市區,幾乎隨處可見一座座造型逼真的音樂家雕像,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海頓、約翰·施特勞斯等,這里許多街道、公園、劇院、會議廳等都是用著名音樂家的名字命名。
奧地利人有熱愛音樂的傳統,國家有法律規定,6歲以上的孩子必須接受音樂教育,教學大綱也會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有不同的教學目標。奧地利的義務音樂教育為9年,其任務是幫助學生開啟進入音樂世界的大門,使學生認識到音樂對人生、對社會的重要性和意義,并向其傳授相應的專業知識。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