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歌走世界》侗民族傳統音樂色彩的新民歌
“漢人有字傳書本,侗族無字傳歌聲;祖輩傳唱到父輩,父輩傳唱到兒孫……”。《侗歌走世界》將一個以歌言志、以歌傳情、以歌表意、以歌為美的民族鮮活地展現出來。侗歌唱出生活的錦繡,蘆笙吹出幸福的喜悅;侗歌唱出侗族人的熱情勇敢,鑼鼓敲出侗族人的勤勞堅毅;侗歌唱出侗家的和諧美好,哆耶舞跳出侗家的歡樂吉祥。對于侗家人來說,侗歌不僅僅是一種音樂藝術形式,也是一種情感表達方式,更是交流溝通的紐帶。
《侗歌走世界》是一首具有濃郁侗族風情色彩的新民歌,由懷化學院原黨委書記譚偉平教授作詞,懷化本土作曲家郭巴作曲。
詞作者提煉出最具侗族風情的場景意象,細膩生動地描繪了一幅侗家人生活生存的立體畫卷。晴朗天空下侗家娃崽歡樂地跳起哆耶舞唱起新侗歌,以童真視角展現了質樸的侗家人踏歌而舞的純粹、純凈、純真的自然之樂。“阿妹巧手織錦繡,阿哥蘆笙對天歌”,即視感極強地描繪了靚麗多姿的侗家姑娘用巧手靈心編織美麗生活,浪漫多情的侗家小伙用歡歌喜樂贊頌美好生活的詩意、浪漫、唯美。“喜悅的蘆笙鬧年的鑼,侗家合唱和諧歌”,以侗族特色的蘆笙和鬧年鑼為切入點展現侗族風情,渲染出了其在慶祝節日時“鑼鼓喧天震山寨,歡歌笑語灑侗鄉”的壯觀場面。“大地報春鋪錦繡,高山飛瀑向天歌”,將侗家人生活的廣闊天地之錦繡壯麗與其在廣闊天地里養成的豪壯雄強之氣呈現出來,境界闊大。“千人唱來萬人和,纏纏綿綿到心窩”,“千人唱來萬人和,甜甜蜜蜜到心窩”,通過夸張虛化提升了侗族以歌傳情、以歌表意的唯美浪漫意境,強化了侗族群體觀念的濃厚及友好相處的和諧。“歌是醇醇的酒,酒是甜甜的歌”,“歌是美美的酒,酒是綿綿的歌”凸顯了侗家人歌酒互美的生活姿態:甜米酒最醇,酒歌最好聽,有歌有酒的生活最美,侗家人的美好生活在酒美歌綿中飲不盡,唱不完。“侗歌走世界,醉了你和我”,“侗歌走世界,歡樂你和我”。沉醉在歌聲中的侗家人唱著侗歌走向世界,把歡樂、自信、積極、向上的正能量播撒。
涉及侗族人民生活方方面面的侗歌,蘊含著侗民族的精神信仰,而侗族精神信仰中最核心的理念就是對“和平”“和合”“和諧”“和美”的認同與追求,包括“靠山吃山、吃山養山”的和諧生態理念,“夜不閉戶、守望相助”和諧社會理念,以歌記史、以歌寓理、以歌處事、以歌傳情、以歌會友的相親相愛、集體社交的和諧情感理念。侗族人民唱著侗歌從歷史中走來,心懷開放進取、面向世界的時代情懷,將侗歌唱響新時代,也將和諧共處的和平理念傳播到世界。
《侗歌走世界》在編曲上風格獨到,特色鮮明。歌曲在編曲上充分借鑒融入了侗民族傳統的音樂形式——侗族大歌的元素,同時也吸收引入了西方音樂因素,構成傳統與現代交融,東方與西方契合,立體多面、復合完整的旋律藝術體系。在演唱形式上,整首歌反映出了對侗族大歌的完美體現和借鑒。侗族大歌以“眾低獨高”,復調式多聲部合唱為主要演唱方式,其多聲部、無指揮、無伴奏、自然和聲的演唱形式別具一格。純真悅耳的童聲獨唱、合唱,真摯深切的男女獨唱、對唱,悠揚抒情的男女聲合唱巧妙穿插轉換,抒情性濃,表演性佳,感染力強,營造出千人唱來萬人和的群體氛圍和踏歌起舞入畫來的藝術美感,極具侗族大歌的藝術品質。在旋律上,童聲的清朗空靈,男女對唱的婉轉悠揚,眾聲合唱的磅礴宏闊、蕩氣回腸,合成自然流動、復沓回旋、入耳入心的旋律結構。
高低起伏的韻律感帶來震撼心靈的感染力,震撼心靈的感染力引發撲面而來的畫面感,聽覺上、視覺上、感覺上觸發的美感體驗和想象讓人如癡如醉。在配樂伴奏上,具有侗族特色的蘆笙、侗鼓、侗鑼和西洋樂器的小提琴等立體交互、相得益彰,點染出濃郁的民族風和濃烈的時尚感,使得歌曲既有民族藝術的高雅美感,又具有傳唱度極高的接受性。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
太平鼓,是滿、蒙古、漢等族棰擊膜鳴樂器。因單面蒙皮又稱單皮鼓。流行于遼寧、吉林、黑龍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