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愛而聲——著名青年指揮家紀玉玨專訪
音愛而聲 ---訪著名青年指揮家紀玉玨
本次專訪,我們很榮幸的邀請到了著名青年指揮家紀玉玨。她是中國交響樂團常任指揮,匈牙利“MAV”布達佩斯交響樂團、西班牙瓦倫西亞室內樂團、阿爾巴尼亞國家廣播電視臺交響樂團、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遠東交響樂團的客席指揮。滿天星交響樂團常任指揮、北京理工大學交響樂團常任指揮、北京第一零一中學金帆交響樂團常任指揮、中國愛樂青少年交響樂團·合唱團藝術總監。同時也是美國第三屆SMICI國際指揮大賽金獎、皮埃爾蒙多大獎獲獎者;波蘭利平斯基2019國際合唱指揮比賽金獎獲得者;首屆NRTA國際指揮大賽第二名;法國第五十三屆貝桑松世界指揮大賽亞洲賽區優勝者。
問:紀指揮您好,很高興能夠對您進行專訪。之前很榮幸的在現場觀看過您的音樂會,真的非常震撼。我很想知道,您是如何走向指揮這個專業的?
紀玉玨:可能是音樂選擇了我,從小出生在音樂世家,媽媽是中國海洋大學的鋼琴老師,從我一出生每天聽到最多的就是媽媽的琴聲和歌聲,爸爸是中國航天科工的工程師,也是音樂粉絲。他經常說每當他在科研工作上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總是媽媽的琴聲給他靈感,這樣的生活環境讓我從小就對音樂有特殊的愛,讓我從小感受到了音樂的魅力及其特有的社會屬性。就這樣我就別無他選的愛上了音樂,最后走向職業指揮的道路。
問:職業指揮應該具備哪些素養和品質?
紀玉玨:職業指揮家需要具備的綜合素養是極強的,在我看來,除了通曉歷史、建筑、哲學、人文、美學和擁有創造力、敏銳的洞察力、強大的掌控力、超乎常人的音樂敏感度、以及視唱練耳、曲式、和聲、配器、研讀總譜等這些必須素質之外,最重要的是對于標準的定義。同樣一個音樂,如果你用10倍、50倍、100倍甚至500倍的放大鏡去分析、定義標準的話,至少就是站在不同層次上的指揮了。
問:您認為在您的藝術生涯當中,有哪些成績和肯定是最難忘的?
紀玉玨:最難忘的經歷還是蠻多的,近期是帶領滿天星交響樂團參加團拜會,為汪主席演出,演出過程我們所有演職人員都很開心,因為汪主席非常平易近人、儒雅謙和。演出結束得到了汪主席高度稱贊,對我們藝術工作者是個非常好的鼓舞,我很珍視每一次大家對我的鼓勵和肯定,這也鞭策著我要更加努力。
最近一年時間里我參加了三次國際指揮大賽,為什么要在這么短時間參加這么多大型賽事也是很多老師朋友問我的問題,其實很關鍵的一點是因為有了寶寶,當了媽媽之后我的責任感劇增,我深知“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我要盡可能的告訴我的寶寶,你有懂得奮斗的父母,深愛你的媽媽。我希望讓寶寶在媽媽身上看到“只爭朝夕不負韶華”的精神,其二也因為大多數指揮大賽對于年齡是有要求的,我就趁著這個時間一鼓作氣,一年奔走三個國家參加了三個世界指揮大賽,非常幸運獲得了兩個一等獎一個二等獎,回來后被樂評人稱之為“金獎收割機”。
我最記憶猶新的是到美國參加的SMICI指揮大賽及在阿爾巴尼亞的NRTA指揮大賽。NRTA指揮大賽是從全球120位報名選手中選出的20名優秀選手,入圍決賽的有多次獲得世界大獎的優秀指揮家,與他們同臺比賽還是很緊張的。經過兩輪的激烈角逐,我榮幸地進入了半決賽和決賽,決賽現場的比賽氛圍可以說是讓人窒息。在SMICI的指揮大賽中,最后由全體樂手選出皮埃爾蒙多大獎得主的時候,我沒有想到大家會選擇了我,因為這樣的比賽,通常是選給參賽國的選手或同種族的人,然而我能成為獲得此獎項唯一的亞洲人,非常榮幸。賽后在和樂手的聊天中,我非常欣慰大家對我的評價,演奏家們談到更多的是看到了我作為一名職業指揮的綜合素養,大家與我的合作非常溫暖舒適。這個獎項讓我特別難忘,更加深知道了一名指揮應有的素養。
問:我們看到您最近一個階段一直專注于童聲合唱的指揮工作,請問童聲合唱對孩子們的重要意義是什么呢?
紀玉玨:人聲是人類最自然、最直接的表達手段,而合唱對于一個國家音樂生活來說,其意義遠遠超越音樂本身之上。人們在合唱中體驗音樂,體驗和諧,在群體的合作中體驗自己的創造力。合唱不僅僅陶冶人的審美情操,同時也在促進人際交往,增進友誼,創造社會和諧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大凡文化藝術發達的國家,無不有著全面、多層次、高水平的音樂教育,而其中就包含著高水平、發達的合唱教育。合唱對于國家對于孩子的影響都是非常重大的,合唱是有利于讓孩子能夠學會傾聽、團隊合作、感受音樂相關元素及音樂美的最好的一個途徑,其意義不言而喻。
兒童音樂讀譜能力不是能夠自然生長出來的,它需要單獨的進行學習和練習,通過歌唱可以使學生感受曲調旋律的音樂美感,有益于任何樂器的學習,用這種方法產生的是真正的音樂,而不僅僅是聲音,因為如果不是首先從他自己的歌唱中涌動出對于音符的想象感覺,而僅僅依靠外部視覺的讀譜,或者是機械的按照譜子去移動它的手臂,他的內心聽覺是得不到發展的,也難以產生真正的音樂。而歌唱可以自然地形成對音符的感覺,特別是兒童的歌唱,不需要像在演奏樂器時那樣有意識的控制內在的肌肉運動。歌唱可以使兒童在輕松自然的狀態下學習,這也是歌唱生來具有的本能。柯達伊認為,一個兒童在沒有學習歌唱之前去演奏樂器的話,可能會留給他的是沒有音樂的一生,這就是為什么會遇到那么多有足夠的技巧,但是沒有音樂實質內容的樂器演奏者的原因。
音樂教育是一個完整發展的人所需要的教育,音樂教育是每一個孩子與生俱來的權利,而不是某些音樂天才的特權。表達思想和情感是人的本性本能,通過合唱來開發和提升這種本能的表現力。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滿足感,擁有審美力、創造力,使學生進入學習音樂技術和發揮音樂能力的最佳狀態。
問:中國的童聲合唱目前是什么現狀?與國際頂尖的童聲合唱團有哪些差距嗎?
紀玉玨:國際合唱的一個大體的情況,一是歷史性的原因,因其國情以及文化、宗教信仰的、繪畫,以及這個國民音樂素養,這直接都涉及到這個合唱的能力,也就是前面說到的這樣的發達國家,其合唱也是一般發展中國家水平之上。
近年來,我國合唱的演唱水平有了長足的發展,充滿激情的演唱更是層出不窮。但能夠展現出合唱之美的演唱卻如鳳毛麟角。在第七屆中國合唱節上,38個團隊 1 1 8首(次)歌的表演中,有多少歌的演唱能真正打動觀眾、直指人心的合唱團?就像我前面談到的,藝術總監和指揮對于標準的定義決定了一個合唱團的好壞。
綜觀我國轟轟烈烈的合唱活動就不難發現,我國成人合唱水平偏低大多是因為兒童音樂教育落后的深層次表現。從近年來合唱開展得較好的廣州、北京、上海三城市來看,兒童合唱團隊總體水平往往高于成人。為什么呢?看看我們的成人合唱訓練或許就可以明白。我們的成人合唱訓練是在一個人音樂素質與審美感受已經定型的前提下進行的。而在這種聽覺感受定型之后才接受音程疊置、聲音和諧感、聲部層次感的訓練,效果也就可想而知,自然是不會好的。而這些基礎的訓練,在西方是從兒童音樂教育開始的。這樣一來,我國的成人合唱團就只能在視唱練耳與合唱觀念等基礎性訓練中艱難地跋涉。
問:近期因為疫情的影響,我們特別想知道,您近期都在忙些什么呢?
紀玉玨:目前我與國內外專家組建了一個創作團隊,一起投入到大量的創作當中,同時正在籌備,即將打造一支能夠代表中國最高水準,達到國際水平的童聲合唱團。
問:非常期待中國能有這樣一支合唱團,那么您在作品的選擇上會更傾向什么風格呢?
紀玉玨:首先我們會演唱大量世界經典作品,這是孩子們了解世界的最好的途徑。通過不同國家不同語言的學習,了解經典合唱作品之美。同時我們的團隊投入了很多精力,原創了一批極具中國特色,更富有中國文化和家國情懷,也更適合中國孩子傳唱的歌曲。通過合唱團希望向世人展示中國合唱藝術、中國語言的獨特魅力,展示當代中國人高貴的審美品位和民族精神。
怎樣把漢語之美通過中國合唱藝術淋漓盡致的展現出來,是今后合唱團努力探索的方向,亦是把中國合唱藝術推向一個新審美高度的“不二法門”。還會有大量精心編選的民歌合唱作品。如果我們把民族的古典文化理解為民族精神最完美的表現,那么顯然,中國的古典音樂,迄今只能體現在我們民間傳統的幾千首曲調之中,這些曲調在目前是中國民族本質最完美的音樂表現,他們不僅具有民間意義,而且是更具有民族意義的一項財富,因為它們屬于全體人民。如果我們以嚴肅的態度去追求一種有機的音樂文化,就必須使他們盡快地為全民所占有。中國民間歌曲的重要,不僅在于他們是過去歷史的紀念碑,也是建立未來的基礎。許多時候,中國合唱團在演繹中文歌曲的時候,并沒有在音韻、語調、意境、語感等方面下大功夫。實際上,水的柔婉、山的清幽都是可以通過歌唱語言呈現出來的。想明白了這個道理,對于中國合唱藝術的探索方向也就了然分明。空洞的語言是很難打動聽眾的,只有把漢語的內蘊之美唱出來,才能震撼人們的心靈,也更能夠為世界所矚目。正所謂‘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我們一切創作活動都是根植于中國的土地上,我們的作品要保留民族精神的精華,而更深刻的內在原因是,我們對自己人民的創造力和民族的未來要具有堅定的信心。
問:您最想對合唱團和即將參加合唱團的孩子們說些什么呢?
紀玉玨:任何藝術都追求完美、都旨在美的創造,合唱藝術更如此。合唱表演首先就是一種音樂詮釋,應運用和諧之聲、純美之聲、變化之聲、真情之聲準確而具有創造性地交代作品的主題、樂句、段落、層次與總體結構,從而使音樂具有一種形式上的美感。合唱應具有一種創造性、美妙的藝術處理,這樣,合唱音樂才能打動人的真情。
我想告訴孩子們:希望音樂為你們一生的幸福服務。我們即將創建的這個合唱團,首先尊重并重視每一位孩子的音樂感受。合唱團強調以人為本,以育為主的育人目標,關注和注重每一位孩子對音樂的理解。我們所倡導合唱團的精神,是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喜歡合唱,讓他們能夠對音樂魅力有獨特的理解。希望這些孩子能夠在最初的時候就能感受到合唱的魅力。
合唱團就像一個小社會,每個團員在這個“社會”里相識、相知、相鬧、相愛,成為交心的好友,因對音樂的那份熱愛連接在一起,只有在合唱團里才能磨合出并擁有著別人沒有的默契。當所有人肩并肩,心連心,擦出最美的音樂火花,純美空靈之聲在世界各地音樂廳的穹頂上空飄過時,希望音樂能給你們的生命留下最美好的回憶,愿你們一生有音樂相伴,并因愛而聲。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