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中國音樂家對蒙古族音樂的探錄
民族音樂
20世紀前半期外國探險者、傳教士、文化學者在中國的幾次考察蕭梅20世紀之前,外國的傳教士和探險家就曾以各種名義進入中國。他們在中國的活動中,包括了對中國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的考察,并留下了不少考察的記錄或專著。到了20世紀,這些探險的考察有增無減。其中,對早期中國音樂的描寫和記錄,不僅留下了時代的印跡,也成為今天民族音樂學研究的可貴數據。
由于這些實地考察的成果基本上是以外文在國外發表的。就筆者而言,對此做系統的數據收集有一定的困難,也不是一定必要的。因焉,它完全可以作為另外的專題單獨研究。本論文只是在一定的范圈內,對其中的不同類型以及相關實地考察的代表性成果,做一個粗略的掃描。
傳教士
相對於中國音樂家在20世紀前牛蕖的視野而言,外國人對中國音樂的考察主要分怖於少1數民族和邊疆地區。其中最局突出的兩大地域就是由蒙古草原延伸至西域,以及西南。除了本文在有關音響和唱片業一節中提到的早期西方人對蒙古族音樂的探錄收藏外,1902 年,比利時圣母圣心會的神父被派到中國內蒙西南部和鄂爾多斯地區傳教,并開始對這一地區的音樂進行收集。
西北科學考察團
從1908年到1932年間,他共收集并撰寫了《蒙古民歌選集》(1908)、《鄂爾多斯南 部民歌》。1926-1927年,中國和瑞典共同籌建了中國西北科學考查團。該團的常務理事中,就有歌謠運動的主將劉半農。這個考查活動前後歷時4年,這是我國第一次獨立平等地和國外科學家聯合進行的科學考察活動。
蒙古草原
其所進行的地質、地理、考古、氟象、生物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其中還包括了白云鄂博(包頭正北)的鐵礦,新疆孚遠三毫、阿拉善、河西走廊的中生代恐龍化石,以及額濟納的大批漢武帝太初二年到光武帝建武七年間的漢簡逍存等重大發現。在這次考察後有不少成果發表,其中有不少屬人文科學的副產品。如斯文赫定的系列探險著作,還有享寧哈士綸《蒙古的人與神》等等。
當時該團副團長亨寧。哈士綸負責人類學方面的考查,他的著述成局蒙古文化、尤其是土爾扈特文化研究的難得標本。這本書,包括了大量對蒙古人的音樂、及其音樂觀念的深入描寫,從曲譜到樂器、以及音樂傳說、演唱場合等等,無不生動傳神。
恐龍化石
如果從實地考察的方法尤其是土爾扈特文化研究的難得標本。這本書,包括了大量對蒙古人的音樂、及其音樂觀念的深入描寫,從曲譜到樂器、以及音樂傳說、演唱場合等等,無不生動傳神。如果從實地考察的方法來看,享寧哈士綸“從始至終都是力圈站在一個正統的土爾扈特人的角度描寫他所聽到、見到的一切。”
因此,他在當時完全為該部落的上層視為自己人。“在他的書中,他從來不是一個無所謂的旁觀者,而自視為那個歷史悠久,有著光榮傳統的部落的一個‘編外’成員”。從上述由艾姆舍依默完成的工作來看,體現了那個時代研究整理與收集者之間的分離,這也是早期民族學、民俗學、人類學的共同特點。
蒙古歌舞臺照
不過,對本文來說最重要的是哈士倫自己的報告,這份報告不但充分體現了前述有關《蒙古的人與神》所得到的評價,并對今人的實地考察依然有其參考價值。
首先,與那個時代一般人類學家僅注意共時性的觀察不同,哈士倫對蒙古部落史有著特別的興趣。他從體質人類學的測量中偶然發現了某些年齡段的人所顯示的種族特徵,與部落中的其他草體不同。這些有著不同特微的人,正好出生在本族與外族頻繁通婚的時期。那么各個部落中,究竟發生過多少次類似的變化呢?
蒙古部落
這段話正是哈士倫田野考察的基點。接著,哈士倫以強烈的“尋找被埋沒的售時代的代表”的精神,將長期口傅於蒙古部落的音樂視為搶救性地收集物件。他順著考察的路線,依次描述了那些蒙古音樂的集錦是如何被收集的過程。比如,如何從科爾沁的監獄中找到了歌手,如何相遇扎賚特部落的游吟歌手等等。在考察過程中,他所依靠的最為重要的資訊提供者之一,是曾局王爺歌手的桑魯普。
蒙古音樂
他通過桑魯普,描述了蒙古音樂的傅承方式,勾畫出蒙古草原的時代變遷。提出了一個至今仍未褪色的主題,即傳統文化面臨現代的矛盾。更重要的是,他借用桑魯普對錄音機真正用途和目的的理解,以桑魯普的角度,說出了他探錄蒙古音樂的真正意國:這個意圃體現出的、對人類文明傳統的保護和保存意識,與中國的音樂家尤其是後來中國的民族音樂學家的那種社會責任感是相通的。
游吟
因此,哈士倫的實地考察,便以一位從事蒙古音樂錄音探集的、有著強烈使命感的“探險者”形象呈現。在他敘述的探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局這次探錄所做的所有準備,包括與歐洲學者的交流,包括他攜帶的所有設備以及設備來源的介紹,資金的贊助,還有資料整理的合作者,讓人們清晰地嘹解他的考察過程和細節。
這與中國民族音樂學的論文主流中,隱去考察過程,重在論點架構的“寫”法不同。還有一點值得一提,哈士倫在他的報告中對於歷史文獻的重視,從他的報告中,我們可以得到1943年以前,外國人對於蒙古族音樂的收集資訊。
參考資料《音樂文化》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