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和縣:視頻直播帶貨助民族樂器銷量創新高
近日,在新疆阿克蘇地區新和縣玉奇喀特鄉阿孜納巴扎村演奏者農民專業合作社,村民吾守爾·努爾正使用彈撥爾盡情演奏著,面對他的是一部智能手機,智能手機的另一端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網友觀看直播,在合作社的院子里十余名村民正在埋頭制作彈撥爾、都塔爾等樂器。
“我們在入戶走訪時發現阿布來提·尼亞孜家一家四代都在制作都塔爾,能傳承到今天很不容易,經我們調查了解,村里還有十余名村民也有這方面技藝。為了不讓這門制作技藝失傳,經工作隊和村‘兩委’商議,征得村民同意,最終于2016年9月把這些人組織起來成立了演奏者農民專業合作社。”新和縣教科局駐玉奇喀特鄉阿孜納巴扎村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吐爾遜·艾則孜說。
“我們的每件樂器都用心制作,選料非常嚴格,這些都塔爾都是選用十年以上的桑木制作完成,從鑿木、雕刻、拼花、上弦到作品成形,需要三五天的時間。”阿布來提·尼亞孜指著即將制作完成的都塔爾說,“像這種半成品平均每件能賣到300元,等全部加工完成,能賣800元以上。”
“今年,受疫情影響,合作社的樂器銷量急劇下降,村民在制作樂器時出現了焦慮。”為了幫助合作社打開銷路,阿布來提·尼亞孜腦海中出現了個念頭,“現在基本上人人都有一部智能手機,周圍的朋友們每天刷著抖音、微博,或許我們可以通過視頻直播帶貨的方式銷售樂器。”
就這樣,合作社走上電商這條路。經過近一個月的視頻直播帶貨銷售方式,粉絲量突破了2.1萬,合作社每周都能賣出50件都塔爾,銷量同比增長了40%。
“自從加入了合作社,我們現在每個月都有三四千元的收入,比以前種地的收入強多了,而且在合作社還學到了更多的手藝,我相信,只要繼續努力干,我們的樂器銷量會越來越高,收入也會越來越高。”合作社社員艾力·吾守爾說。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