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博會新疆人文交流區手風琴聲傳遞新疆好聲音
走進進博會8號館二樓,中央廣場轉角處那悠揚的手風琴聲,總能讓人駐足聆聽。
11月8日11時,當《我和我的祖國》的樂曲聲響起,新疆人文交流展區的人氣再次爆棚。人們隨著旋律輕聲合唱,歌聲琴聲交融在一起。不少觀眾舉起手機錄下小視頻,中外記者手中的相機快門聲響成一片。
身穿俄羅斯族、錫伯族、塔塔爾族傳統服飾的阿列克散代爾·扎左林、郭順民、海扎托拉·艾尼瓦爾3位演奏者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一曲完畢,海扎托拉熱情地向觀眾介紹:“我們是來自新疆伊寧市的六星街民族團結手風琴樂隊。歡迎大家來新疆做客!”
在他們的身后,是20架來自不同國家、制作精美的手風琴。“這些琴都是阿列克散代爾心愛的寶貝!”海扎托拉說。
據他介紹,六星街民族團結手風琴樂隊的創始人,就是伊寧市解放路街道六星街社區俄羅斯族居民阿列克散代爾。他的父親曾是一位手風琴工匠,阿列克散代爾10歲就跟著父親學習手風琴的演奏和修理。15歲起,他便開始收藏手風琴,至今已收藏來自27個國家的800多架手風琴。2018年,伊寧市政府投資367萬元建起了一座1200平方米的手風琴珍藏館。那年,阿列克散代爾在參加了幾次街道文藝演出活動后,發現許多居民都十分喜愛手風琴演奏,便找到3位老朋友一起參加各類表演。此后,又有其他4位不同民族的手風琴表演愛好者加入其中,民族團結手風琴樂隊也隨之成立。
問起樂隊以民族團結命名的緣由,阿列克散代爾說,六星街是伊寧市歷史文化街區,自1934年建成后,許多民族在此和諧居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各民族文化交相輝映。在手風琴珍藏館建成后,出生于伊寧的作家畢淑敏曾說:“這些琴是伊寧這個小城各民族和諧生活的最好注腳。”
“其實這又何嘗不是我們每個人內心的真實寫照呢?對于每個新疆人來說,民族團結就像空氣,一刻也離不開。”阿列克散代爾說。
如今,這支樂隊已有13名不同民族的成員。在手風琴珍藏館里,每逢周三周五,大家其樂融融,共同排練。“我們一起學習演奏各民族經典樂曲,今天練習《牡丹汗》,明天也許會排練《黑走馬》,大家相互切磋、相互交流,彼此成為了好朋友,感情也越來越深。”樂隊隊長郭順民說,外出表演時,大家最喜歡演奏的曲目就是《我和我的祖國》。
樂隊成立兩年多來,開展了各類演出上百場,還走上了央視《民歌·中國》《黃金100秒》的舞臺。成員海扎托拉去年還榮獲了“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稱號。此次雖然樂隊只派出3位代表參加進博會,但所有成員都非常激動。
“進博會是世界各國交流互動的大舞臺,我們希望用美妙的琴聲表達民族團結一家親的深厚情誼,把新疆好聲音傳向全世界。”海扎托拉說。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