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風琴實用學習教程》
主編:阮海林 副主編:阮海云 阮明園
出版發行:名人出版社
開本:1/16
版次:2007年10月第一版 2007年10月第一次印刷
書號:ISBN 978-988-17029-3-7
序言
阮傳儀
欣逢盛世,人才輩出,社會各界“出書熱”蔚然成風,這是國泰民安、文化繁榮的大好景象。今天,我欣然命筆,要為子女出版《手風琴實用學習教程》一書作序,這恐怕是破天荒之舉了。作為父親深為子女能著書立說而欣慰、自豪。說來也不怕讀者貽笑,我鼓起勇氣,拿出“敢為天下先”的精神,為該書寫序,也算對作者及該書的介紹和破解。筆者認為,寫書的目的,就是要讓讀者(學習者)學之有益,讀之有趣、用之有法、回味無窮,甚至終生受益。
之所以作序,其一,因為了解他們,兄妹倆人從小受著家庭的音樂熏陶,且有著極好的音樂天賦。記得長子海林六歲時(六八年)學習揚琴,一周便把《北京有個金太陽》變奏曲演奏得熟練流暢,在大劇院演奏時贏得了在場領導和千余名觀眾的熱烈掌聲和高度贊賞,八、九歲時,我便教他學拉手風琴。他感覺好、悟性好、沒多長時間便拉會了很多小樂曲。小女兒海云四歲時跟我觀看了戲曲中的小花旦表演,當晚回家后便拿小手絹作道具滿地跑園場,表演得十分到位。六、七歲時玩著學鋼琴,三天便彈會了《霍元甲》主題曲,手風琴曲《少女波爾卡》也只用了一周時間便拉得嫻熟流暢……
兄妹二人隨著時間的推移也一天天長大,長子海林考入了晉中文工團(1980年),擔任手風琴、電子琴獨奏、伴奏任務,場場演出都有他的節目,而且很受觀眾歡迎。現在該團擔任樂隊隊長(國家二級演奏員)。小女兒海云九二年以優異成績考入了山西大學師范學院藝術系,主修鋼琴,兼修手風琴、聲樂。大學期間她連續四年全系文化課第一,專業課第一。全校舉辦才藝大比拼時,共舉辦四項比賽,她一個人就奪得三項第一。工作后師從中央音樂學院孫曉丹教授進修鋼琴,并得到鋼琴大師周廣仁先生的精心指導。兄妹二人由于后天的勤奮刻苦,奠定了他(她)們堅實的理論基礎;多年的實踐充實豐富了演奏經驗,提高了藝術修養和演奏技藝。在中國音樂學院多年的音樂考級中,他(她)們所教的學生人數多,通過率和優秀率高,因而倆人均被中國音樂學院授予“鋼琴、手風琴優秀輔導教師”的光榮稱號。
阮明園是我的小孫女,從小隨從父親阮海林學習手風琴,現在天津音樂學院附中就讀、師從朱經白教授學習手風琴,并得到孟輝、顏玲二位老師的精心指導與幫助,手風琴大師王域平和王樹生教授也在演奏技巧上給予了悉心的指教,中央音樂學院曹曉青教授更是為其設計上好每一堂專業課。在校學習其間曾多次參加國際手風琴大賽、榮獲了第一、第二、第三名的好成績,曾得到了德國、法國、俄羅斯及我國音樂大師們的夸獎與指教。本書中編入了她在附中創作的兩首手風琴曲。今年,她以全國專業第一的好成績考入了中央音樂學院。我們愿這棵音樂小樹健康茁壯地成長,也更希望這棵小苗不日成為世界音樂的擎天大樹。
之所以作序,其二,這本教程是他們多年實踐的結晶,是經過一番思索、推敲、精心整理而集成的,其特點不外乎以下幾方面。
第一,該書是集多年的學習、演奏、教學之經驗積累而成的。
第二,編寫本書是從學習者的認知規律出發,采取了由易到難、由淺入深逐步推進的方法寫成的。
第三,本書的編寫序列明確,難易分明、循序漸進、由單一的分手練習到綜合性的雙手練習,使學習者每次有新課題,每課有新收獲。
第四,編寫細致、內容詳實,包括風箱的運用、指法的設計都作了明確的標記,學起來方便快捷。
第五,選用和編寫的樂曲流暢動聽,演奏時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很適合學習者的口味,能激發學習的興趣和學習主動性。
古有云:“外舉不避賢、內舉不避親”,此話是用來告誡人們尤其是有用人之權者在選用人才時,應做到“唯才是舉”。今天我為子女出書寫序正是遵循了 “內舉不避親”和“唯才是舉”的先人之訓,同時又看到了該書的實用價值,請讀者在學習中很好地去體驗感受,便知該書的“真味”了。
愿這本小書成為初學音樂藝術(手風琴)的引玉之磚,不妥之處在所難免、敬請同行賜教,使該書臻于完善。
圖書熱銷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