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音樂學院67歲生日快樂
武昌城內(nèi),長江邊,樂聲悠揚。
在武漢,有這樣一所高校,聚集了一批熱愛音樂年輕人,校園里的每縷空氣都帶著音樂的氣息,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坐享江景琴房,獨攬一線江景。
他就是武漢音樂學院,華中地區(qū)唯一一所獨立設置的高等音樂學府,承載了無數(shù)音樂人夢想和希望的地方。
2020年11月19日,是武漢音樂學院67歲生日。
作為武音人,你還記得在武音的點點滴滴嗎?來一起祝母校生日快樂吧~
坐落在武昌古城內(nèi)的武漢音樂學院,至今已有67年建校史。他的建校起點在1953年,建校之初叫中南音樂專科學校,后來改名為湖北藝術學院、湖北藝術專科學校,1985年正式改建定名為武漢音樂學院,開啟了這座音樂學府的新時代。
校內(nèi)的都司湖見證了武音的誕生和變遷,守望著一代又一代年輕人的熱血青春。
武音的八字校訓“立德、自強、崇文、精藝”,時刻激勵著每一位學子。于1991年落成啟用、2003年巨資改裝的編鐘音樂廳,舉辦了太多令人難忘的音樂會。曾經(jīng)在音樂廳里聽音樂會時的激情澎湃,至今仍難以忘懷。
幾十年來,學校源源不斷為社會輸出音樂人才。從這里走出了很多優(yōu)秀校友,歌手華晨宇、朱樺、楊臣剛、黃鶴翔、歌唱家湯燦……現(xiàn)在,在全國甚至世界的頂尖比賽里,能聽到越來越多武音人的聲音,看到武音人的身影。
作為武音人,即使畢業(yè)多年身處外地,一旦提起母校,心底仍會感到無比的驕傲自豪。
不是所有學校都像武音這樣,在課堂上向窗外一瞥就是浩瀚壯闊的江景。奔騰的長江水、大氣靚麗的跨江大橋一覽無遺,站在教學樓上還能看到不遠處的黃鶴樓。
無論是上課還是走樓梯,都能透過玻璃窗欣賞視野無遮擋的一線江景。每天看著美麗的江城風光,心情也會明朗不少。
你知道清晨/夜晚俯瞰武漢的江景有多美嗎?在琴房大樓練過琴的武音人知道。琴房大樓是武音人在學校除了寢室的第二個“家”,一共24層,是湖北省最高的大學教學樓。其中部分琴房因為正對江邊,窗外江景盡收眼底,被稱為“江景琴房”,非常搶手。
這樣優(yōu)越的學習環(huán)境,也成為了學生們在同類學校中選擇武漢音樂學院的理由之一。沒錯,就是沖著“江景琴房”來的!
絕佳的地理位置不僅僅是一線江景,還有四年也吃不完的武音美食。
武音位于武昌腹部中心,美食環(huán)繞,除了校內(nèi)食堂,還包括必不可少的“編外食堂”。在武音,到了飯點,人最多的地方不是食堂,而是學校附近的美食街。
△武音老校區(qū)里的食堂
花堤街是武音最受歡迎的“編外食堂”,每天臨近飯點,平靜的小巷子里漸漸人潮涌動、摩肩接踵,熱鬧得仿佛一個熱門景點。
騎車的、走路的、送外賣的……都擠在這個小巷子里,每個人都在緩慢移動人潮中,思考尋覓自己即將“寵幸”的那家店。
如果沒有明確的目標,在這條街上選擇吃什么,大概率會挑花眼。一條看似逼仄的小街巷里,應有盡有。五谷雜糧煎餅、雞蛋灌餅、蘭州拉面、重慶雞公煲、麻辣燙、麻辣香鍋、砂鍋、蓋飯、雞排飯、紅豆餅……一眼掃下來,至少有幾十種美味,都是價格實惠味道好。
花堤街上除了令人眼花繚亂的美食,還有樂器修理店、書店、花藝、禮服租賃店、手機維修店,可謂是武音人的萬能小市場。
從花堤街的一個路口下斜坡之后,就是文明路,雖不及花堤街熱鬧,但也“藏”著令武音人魂牽夢縈的美味。
文明路上的「一樂壽司」和「故鄉(xiāng)的小吃」都是武音人私藏的寶藏美食店。
離老校區(qū)較近的美食一條街是讀書院,不同于逼仄的花堤街和文明路,讀書院更符合大多數(shù)人眼中學校后街的樣子。
在音樂學院附近,街上當然少不了琴行、樂器店、樂隊排練室等和音樂相關的店鋪。
除了樂器店,小餐館是這條街上的主角,是武音學子聚餐的好地方。點上燒烤配上幾道小菜,和同學朋友把酒言歡,從學習聊到感情。
愛愛糊糊和旁邊的炒飯炒粉是很多武音人來讀書院的動力之一,開了一二十年的愛愛糊糊是很多女生的最愛,甜甜的糊米酒加上小湯圓、葡萄干、紅/綠豆沙,口感細膩、綿軟香甜。
可以自行選擇糊糊的溫度,常溫、溫熱、燙嘴的都有。六塊錢一小杯,無論是冬天還是夏天,喝起來都很舒服~
此外,武昌的司門口、大成路都算是武音的“編外食堂”,每條街上的美食都曾填飽過武音人的胃,溫暖滋養(yǎng)了一批又有一批在武音追夢的年輕人。
提到武音美食,當然不能忘了芳芳牛雜,遠近聞名的地道牛雜館,有地理位置優(yōu)勢的武音人已是這家店的常客。
“在武音上學,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體重,真的會一不留神就月半。”一位參加軍訓沒幾天就長了五斤肉的武音人感慨道。
武音很小,逛遍全校只需小半天;武音很大,裝下了太多人的青春。在武音,有些事,只有真正把青春灑落在這里的人才知道。
每年春天,展演樓旁的櫻花會如約而至,武音被點綴得浪漫起來。
展演樓里的編鐘館內(nèi)有1比1的比例仿制的曾侯乙編鐘,在這里就能聽到編鐘的聲音。
櫻花謝幕后,同樣如約而至的還會有令人窒息的石楠花海,曾經(jīng)的掩鼻而逃,如今也變成了一段特別的回憶。
每天六點搶琴房,是每個武音人都會經(jīng)歷的痛吧。到武音上學之后,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睡懶覺了,早上五點五十八就開始瞪大眼睛搶琴房。臨近考試的時候,搶琴房會搶到懷疑人生。相信有很多人都吐槽過學校的定琴房系統(tǒng)。
學校的琴房電梯還有一個規(guī)律,永遠到你這層就滿人。教學樓的電梯更是同理,走進去就超載。
等到武漢秋風起,冬雨至,濱江的武漢音樂學院就開啟了妖風肆虐模式。這時候,濱江校區(qū)的垃圾桶里會長滿被風吹爛的雨傘。所以,在武漢音樂學院上學,冬天一定要多備幾把抗風力強、傘骨好的雨傘。
在武漢音樂學院,一定要好好學習,至少學習態(tài)度不能輸給大橘。大橘,武音神出鬼沒的學霸貓。特點,愛蹭課。
△花堤街上的貓
大橘除了愛去上課還愛去圖書館一樓咖啡館,悠閑的趴在椅子上,享受愜意的午后時光。
想要尋找武音的歷史底蘊,一定要去老校區(qū),從濱江校區(qū)步行10分鐘左右即到。老校區(qū)里的幾棟老建筑很漂亮,天氣好的時候,老校區(qū)門口的草坪上總能看到拍照的人。穿上復古的服裝,搭配老建筑背景,復古文藝大片的感覺就出來了。
晚清時期,湖北省最高學府兩湖書院的舊址就在這里。
所以,在老校區(qū)里有一些比武漢音樂學院建校歷史更悠久的東西,比如都司湖、四棵松廣場。
老校區(qū)雖擁有悠久的歷史,但一點也不沉悶,只覺得寧靜悠然。都司湖旁的水杉林在陽光的照射下,有一種歲月靜好的感覺,坐在杉樹下石凳上,浮躁的心被撫慰平靜。
教學樓里時不時傳出附中學生練琴的聲音、操場上的年輕人正肆意揮灑汗水、宿舍樓的爬山虎靜靜的享受陽光、路旁的橘子樹上結滿了黃橙橙的小橘子……
一切都是最好的模樣,一切都是那么的令人難忘。對于武音的男同學來說,同樣忘不了的還有位于司門口的男生宿舍,“北少林”,以及曾經(jīng)沒能好好珍惜的武音美女。
67年,有太多熱愛音樂、熱愛藝術的年輕人和武音相遇,然后又分離散落在世界各地。67年,武音變化很大,花堤街的店鋪也更新了很多。但武音人對學校的熱愛、和一提起母校時的那份自豪永不會變。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