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劇院:“秋水長天”北京民族樂團重陽節音樂會
中華情懷-民樂名家系列:“秋水長天”北京民族樂團重陽節音樂會 【開票】
演出時間:2020.10.25
演出劇場:音樂廳
演出時長:待定
日期/場次:2020.10.25 周日 19:30
指揮 胡炳旭
中國樂壇杰出指揮家。他先后任中央樂團、上海京劇團、北京京劇院、中央歌劇院、東方歌舞團、中央芭蕾舞團等國家級團體的常任指揮、中央民族樂團副團長兼首席指揮、新加坡華樂團和廣東民族樂團音樂總監和首席指揮。
胡炳旭指揮藝術的杰出成就:中國文化部曾授予他優秀指揮獎,并多次獲任重大演出音樂指揮的殊榮,于第十一屆亞運會閉幕典禮大型文藝晚會《今夜星光燦爛》等。特別是將交響樂隊與民族器樂和聲腔的結合,這在中國戲曲藝術史上是一大創新與發展。幾部大型樣板戲《交響音樂〈沙家浜〉》、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及《杜鵑山》等皆由他創排。
影視方面:他指揮《開國大典》《紅樓夢》《霸王別姬》《大紅燈籠高高掛》《秦頌》《西游記》和《三國演義》等80余部電影、電視劇以及眾多CD、DVD。1995年榮獲中國唱片總公司頒發的金唱片指揮特別獎。飛利浦公司首次在中國錄制發行的三張唱片,其中《京胡交響協奏曲》專輯、《呂思清小提琴獨奏》專輯都是由他執棒的指揮。
他的指揮節拍準確,動作瀟灑大方。在音樂處理上熱情奔放而細膩。他善于啟發和調動演奏員的情緒,使指揮與演奏員、音樂與聽眾的交流以產生十分默契而熱烈渾然一體的效果。多年來胡炳旭率領多個民族樂團在歐美的頻繁地演出,為古今中外文化的交融做出了重要貢獻。
胡炳旭的指揮風格是穩、準、快、神,品味典雅質樸,對不同樂種、不同編制規格樂隊的整合,對不同風格作品的處理和詮釋,總能透徹地表達出他的音樂理解,帶給觀眾聽覺、視覺美的感悟和震撼。他高超的指揮技藝充滿激情,并將激情融入理智和美學的理念,令人回味陶醉。
藝術家 瞿弦和
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國家一級演員。
曾任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現顧問),首批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中國十大演播家之一,曾獲首屆中國話劇金獅表演獎,文化部授予優秀話劇工作者稱號。
主演話劇《年青一代》《青松嶺》《艷陽天》《創業》《趙武靈王》《特別記者》《仲夏夜之夢》《特洛亞婦女》《捕鼠器》《高山巨人》《打春》等幾十部話劇。
曾在國家大型晚會(建國60周年、建黨90周年、抗戰勝利70周年、長征勝利80周年等)擔任主持人。
朗誦代表作(首誦)《秋歌》(郭小川名作)、《風流歌》(紀宇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名作)、《小草在歌唱》(雷抒雁名作)、《我是青年》(楊牧名作)等。
擔任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黃河大合唱》的朗誦者,長達三十余年。全國政協第八、九、十、十一屆委員。
現為中國詩歌學會朗誦演唱專業委員會主任。
藝術家 張鳴
北京民族樂團常任指揮。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指揮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音樂學院附中少年民族樂團常任指揮;中國戲曲學院民族樂團常任指揮;“不亦樂乎”中國民族室內樂團藝術總監。2018年畢業于中國音樂學院指揮系,師從指揮家楊又青教授。
近幾年指揮了《新國門暢想》《燕京八景》《國樂大典-巔峰之夜》《紅樓夢》《絲路回響》《北方情思》《紅色征程》《追夢京華》《瘋狂動物城》《北京夜·草原情》《大音華章》《北京頌歌》,“中華四季”等系列音樂會,錄制了國樂劇《春江花月夜》《五行》《行歌江南》《西域夢》等多部新作品;2017年首演了關迺忠改編的民族管弦樂版《追夢京華》,積累了大量曲目和工作經驗。
藝術家 楊青
古琴家,樂教踐行者。多年以來,一直進行成人、少兒古琴與琴歌規模化社會教學的實踐,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培養了許多優秀的學生,出版了許多古琴教材與古琴文化藝術書籍。在中國樂教的踐行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現任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古琴專業委員會(中國琴會)副會長,北京古琴學術委員會會長,北京古琴文化研究會會長,龍人古琴研究院導師,武漢大學弘毅學堂、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閩南師大文學院等多所學校的兼職教授、客座教授,
中華孔子學會儒家樂教研究委員會副會長,北京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古琴藝術代表性傳承人,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琴動山河》系列古琴文化講座主講嘉賓。
出版教材《學古琴——古琴自學教程》《少兒學古琴》《古琴考級經典作品示范》《從零起步學古琴》,書籍《琴夢紅樓》《琴頌詩經》《琴賞牡丹》《琴說古曲》《古琴藝術知識200問》《古琴彈奏經典歌曲三十首》《古琴彈奏經典歌曲(二)》《阮彈奏經典歌曲》唱片CD《紅樓夢》《憶曲琴歌》《琴頌詩經》《琴·歌》《梅花引》《楊青古琴》《半山聽雨》等。制作出品弦歌藝術音樂會《琴夢紅樓》《琴頌詩經》《琴賞牡丹》《琴芳梅蘭》(北京文化藝術基金支持項目)《楊青古琴文化藝術系列音樂會》被文旅部對外文化交流中心列入對外文化交流項目。
藝術家 胡志厚
胡志厚,1941年6月出生于安徵省蕪湖市。1952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少年班,1959年升入大學本科,1964年畢業,留校任教至今。現為該院民樂系教授。作為中國著名民間藝術家楊元亨入室弟子,終身守護、傳承、發揚光大著管子音樂文化。
胡志厚作為演奏家先后赴美國、加拿大、德國、法國、英國、意大利、瑞士、瑞典、荷蘭、芬蘭、丹麥、奧地利、日本、新加坡及中國臺灣、香港地區等地演奏。jvc、PHlLlPS、BMG及國內多家音像公司先后錄制、發行他的CD專輯。
胡志厚作為中國第一位從事管子專業教師,在文化部舉辦的全國民族樂器獨奏比賽、民族管弦樂協會舉辦的民樂大賽、中國音樂家協會舉辦的金鐘獎比賽中,他的學生均獲最高獎項。他的專著《論管子演奏》,曲集《管子曲譜》均由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發行。胡志厚先后在中央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天津音樂學院、臺灣師范大學音樂系舉辦學術講座。2006年在美國哈佛大學成功舉辦《中國傳統音樂演奏的美學原則》學術演講。
胡志厚與他的教研室同仁對絕響于世的《北京智化寺京音樂》挖掘、整理、排練。在藝僧人的指導下使被稱為中國音樂活化石得以再現。錄制音響、出版總譜、推向世界音樂舞臺,同時胡志厚深入山區挖掘、整理《雁北地區笙管樂》(道家音樂)錄制出版音響和曲譜,先后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鑒于胡志厚在演奏、教學科研諸方面突出成就,國家文化部授予胡志厚部級優秀專家稱號;國家人事部授予胡志厚國家級有突岀貢獻專家稱號;國務院批準胡志厚享受政府津貼;獲中國臺灣地區全球華人中華傳統文化薪傳獎一一民族音樂獎;獲中央音樂學院教育獎。胡志厚已被《中國音樂辭典續編》收編入冊。
藝術家 安志順
著名打擊樂大師、作曲家、演奏家,國家一級演奏員。1932年生于陜西綏德,14歲進入西北文藝工作團從事藝術工作(今陜西省歌舞劇院),歷時七十余載,以創作和演奏西安鼓樂《鴨子拌嘴》《老虎磨牙》享譽樂壇。
曾進修于北京電影制片廠、中央樂團;現任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打擊樂專業委員會榮譽會長;中國音樂家協會民族打擊樂團學會顧問;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全國社會藝術水品考級民族打擊樂考官;陜西省民族管弦樂學會打擊樂專業委員會終身榮譽會長;陜西省音樂家協會打擊樂專業委員會終身榮譽會長;陜西省歌舞劇院民族樂團顧問;香港中華鼓樂團藝術總監;陜西安志順打擊樂藝術團及深圳市安志順打擊樂藝術團總監。受聘于中國音樂學院、中央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臺北藝術大學客座教授,并多次受邀赴中外專業藝術院校和國家級打擊樂大賽及研討會舉辦大師班講座。
藝術家 崔君芝
中國現代箜篌演奏藝術創始人,創新了一整套箜篌演奏技巧,以獨樹一幟、至今無人超越的風姿活躍在當今世界舞臺。
多年來,她被邀請在二十余個國家、超過百座城市舉辦音樂會和講座。在國內外重大比賽中獲獎,如:聯合國教科文總部頒發獎章一枚;世界廣播大賽一等獎;久負盛名的世界豎琴大賽中獲“杰出藝術家榮譽獎”;費城國際音樂節演奏金獎;文化部主辦的民族器樂演奏大賽中獲優秀獎(最高獎項)等。
在中國現代箜篌演奏、教學、出訪、出版、獲獎等都是第一人的崔君芝,親自撰寫了《箜篌天地》于1996年出版,此著作是新中國第一部箜篌專業書籍,指導箜篌全面發展至今。她還出版了《箜篌天地續編》發表了多篇論文,編創了大量的箜篌樂曲,主編了箜篌考級教材,舉辦數十次的“箜篌百人講堂”公益講座。她在川音、浙音、國音、央音院領導主持下,創建了箜篌專業,培養了不少優秀學生,他們受邀走出國門在大賽中頻頻獲獎。崔君芝在箜篌專業的建設和普及發展中做出了無可替代的成就。
現任中央民族樂團國家一級演奏員,中國首位箜篌教授碩士生導師,教育部十三五工程規劃特聘箜篌專家,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箜篌專業委員會會長,中國音樂家協會箜篌研究會會長。
藝術家 燕守平
燕守平,男,1941年生于江蘇,徐州人。北京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奏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于1959年以優異成績畢業于北京市戲曲學校。七十年代以《杜鵑山》一劇的伴奏成功享譽全國。燕守平的妻子馬小曼是京劇旦角演員,馬連良之女。
藝術家 馬里
國家一級演員著名打擊樂演奏家,中國廣播民族樂團首席打擊樂,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音協民族打擊樂學會副秘書長,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理事,中國民族打擊樂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全國社會藝術水平考級中心高級考官,歷屆CCTV民族器樂電視大賽評委,隨團出訪演出:亞、非、拉、歐美、大洋洲等30多個國家以及中國港澳臺地區。
*順序以出場為序
演出團體 北京民族樂團
北京民族樂團于2015年9月正式組建,隸屬于北京演藝集團,其前身為北京歌劇舞劇院民族樂團,是北京市屬文藝表演團體之一。
樂團自成立以來先后推出了《北京回響》《追夢京華》《古都情懷》《國樂耀中華》《國樂大典》等大型民族音樂會,創作推出了《燕京八景》《新國門暢想》等大型民族管弦樂作品,同時樂團在演出形式上不斷探索、創新,先后創作推出了多媒體情景音樂會《五行》、打擊樂兒童劇《尋找最后一滴水》、國樂劇《春江花月夜》、現代民族音樂會《土地的吟誦》以及互動體驗音樂會《瘋狂動物城》等一系列時尚現代的精品演出項目。
“新年民族音樂會”“周年慶典音樂會”“自古英雄出少年”“中華四季”系列音樂會已成為樂團的品牌演出項目,連續舉辦多屆。樂團打造的品牌活動項目“北京鼓樂節”也已連續四年在國慶期間舉辦。樂團精心打造的兩支品牌演出團隊“玖樂室內樂組合”“玖木打擊樂組合”已成為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品牌演出團隊,多次承擔重大外事演出活動。室內樂《北京一夜》《夏日皇宮》《歡沁》《流沙》以及打擊樂《和合鼓語》《萬馬奔騰》《大樂》《鼓舞中華》等已成為廣受歡迎的保留曲目。
人才是事業發展的保障,近年來樂團新人輩出,宋藝博、杜朋朋、鄭楊、商鐘元、李雨涵、王晶晶、寧英杰、于海音、周嬌等一批年輕音樂家在各類大型演出中展露才華。
北京民族樂團將立足北京、面向全國、走向世界,創排具有北京特色的民族音樂作品,傳承發展中華傳統文化,銳意創新,為北京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做出貢獻。
以國樂為本,與青春同行;奏京腔華韻,傳民族心聲。
曲目
古琴獨奏《梅花三弄》 古曲
演奏:楊青
室內樂《歡沁》 林海 曲
室內樂《秋水長天》 陳軍 曲
演奏:北京民族樂團玖樂室內樂組合
管子獨奏《陽關三疊》 古曲
演奏:胡志厚
鼓樂合奏《老虎磨牙》 安志順 曲
主奏:安志順
助奏:安源、安川
伴奏:馬里、李寶林、孔繁瑞、白凱、劉夢、任鑫悅
箜篌與樂隊《樓蘭追夢》 聶志勇、崔君芝 編創
獨奏:崔君芝
助奏:鄒競、蔡紫涵
指揮:張鳴
樂隊:北京民族樂團
民族管弦樂《鄉愁》 趙季平 曲
指揮:張鳴
演奏:北京民族樂團
民族管弦樂《向天再借五百年》 梁軍 編配
指揮:張鳴
演奏:北京民族樂團
民族管弦樂《光明行》 劉天華 曲
指揮:胡炳旭
演奏:北京民族樂團
民族管弦樂《亂云飛》 彭修文 編曲
指揮:胡炳旭
京胡:燕守平
板鼓:馬 里
演奏:北京民族樂團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