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樂會觀演禮儀及指南分享
古典音樂會為純音樂演出形式,觀賞性稍差,觀演者需要專注在音樂本身,本頁列出相關的注意事項及指南,以便大家共同維護良好的音樂會氛圍。
古典音樂會
古典音樂會與演唱會、音樂劇、Live House 等其他音樂表演形式最大的不同是演出的音樂內容上,古典音樂以廣義的古典音樂內容為主,包括室內樂、交響樂、樂器獨奏、器樂協奏、聲樂、歌劇等。
古典音樂會一般以聽覺服務為主,現場需要保持良好的聲音傳播環境,讓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在音樂上。
演出形式
一般有以下幾種,規模從大到小有:
歌劇:臺上會有較多的參演員(用于合唱),人物角色,較豐富的舞臺舞美效果,伴奏交響樂團在舞池
交響樂團:各種編制的管弦樂隊,聲部和樂器比較齊備,指揮位于樂隊臺前正中央,有些曲目會有合唱團
小型交響樂隊:編制簡單的交響樂團演出形式,擁有完善的基礎聲部
弦樂隊:由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等弦樂組組成
管樂隊:由木管、鋼管樂器組成,也可能會有打擊樂器組
重奏樂隊:有弦樂重奏、管樂重奏、打擊樂重奏等,也會有鋼琴等伴奏樂器參與
獨奏:常見有小提琴、鋼琴、大提琴、管樂等獨奏,一般會有鋼琴伴奏
合唱:合唱團演出,典型的四聲部合唱團,一般會有鋼琴(個別會是樂隊)伴奏
重唱:兩個或者四個及以上的聲部搭配組成我不喝,一般會有鋼琴伴奏
獨唱:常見的為男高音、女高音、男中音等,一般會有鋼琴(個別會是樂隊)伴奏
樂隊組成
典型的古典音樂會曲目為交響樂作品,一般的交響樂團(管弦樂團)由以下部分組成:
弦樂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豎琴、鋼琴
木管樂器:短笛、長笛、單簧管、雙簧管、英國管、低音管、倍低音管、低音單簧管
銅管樂器:短號、小號、長號、法國號、柔音號、上低音號、低音號、低音長號、華格納低音號、蘇沙低音號
打擊樂器:定音鼓、大鼓、小鼓、鈸、鑼、鐵琴、木琴、鐘琴、管鐘、三角鐵、木魚、鈴鼓、響板、沙鈴、珠鈴、風鈴、牛鈴、雪橇鈴、鋼片琴、鐵砧、水琴、刮葫、樂鞭、皮鞭、彈音器、雷鳴板等(演奏現代曲目時,有時候應樂曲需要,也會加入爵士鼓或拉丁鼓)
管弦樂團又常依管樂的編制,而分為以下數種規模:
小型樂團(一管編制):長笛×1,單簧管×1,雙簧管×1,低音管×1,法國號×2,小號×1。
中型樂團(二管編制):長笛×2,單簧管×2,雙簧管×2,低音管×2,法國號×4,小號×2,長號×2,低音號×1。
大型樂團(三管編制):長笛×2+短笛×1,單簧管×2+低音單簧管×1,雙簧管×2+英國管×1,低音管×2+倍低音管×1,法國號×4,小號×3,長號×2+低音長號×1,低音號×1。
管弦樂團的弦樂五部,比例則分別是:
小型樂團:第一小提琴×6,第二小提琴×6,中提琴×4,大提琴×3,低音提琴×2。
中型樂團:第一小提琴×14,第二小提琴×12,中提琴×10,大提琴×8,低音提琴×6,豎琴×1。
大型樂團:第一小提琴×18,第二小提琴×16,中提琴×14,大提琴×12,低音提琴×10,豎琴×2。
但上述的分類只是一個參考,并非絕對。事實上,作曲家常常會依照自己的需要,而對編制進行自由調整。
選擇及購票
在選擇音樂會的購票上需要注意的事項有:
根據自己的喜好,可以音樂廳官網或者關注音樂廳官方公眾號篩選音樂會場次
如果有喜歡的樂團,可以關注樂團新樂季的發布和開票通知,一般在秋季
三方的文化購票網站也可以經常看看
音樂會的票價受場地、座次、樂團、音樂家、時間、性質等影響,價格不同
一般的價格為 50、80、100、150、200、400、800、1200 等價格段
一般各大城市會有政府補貼的如「雅樂惠民」等普及性音樂會,價格在百元以內
音樂會一般需要至少在一周前購票(看熱門程度),有些甚至需要一年前進行搶票
目前音樂會門票沒有實名制,如有事參加不了,可在樂迷微信群、「閑魚」等平臺進行轉讓
如實在想參加又沒有購買到門票,可在演出開演前幾個小時在音樂廳門口找黃牛購買
兒童
一般正式音樂會不允許身高1米2以下的兒童進行現場,但兒童專場除外,可以留意音樂會介紹中的相關說明,或者給音樂廳致電詢問。
準備
在準備方面有以下幾點注意事項:
不要攜帶法規在封閉公共場所管制物品,如打火機、易燃爆、尖銳等物品,劇場可能會有安檢
注意衣著得體(見下文)
熟悉音樂會曲目、演奏家、音樂會主題,推薦 新芭網 (www.sin80.com)查詢曲目及音樂會休息。
大型演出場館一般可以提前一到兩個小時進入(如國家大劇院),小型的一般開演前半個小時左右入場
不能攜帶專業攝像錄影設備,一則不能侵害演出方版權,二則攝錄過程會有快門聲、閃光燈等干擾臺上演奏家,也影響臺下的觀眾
不能攜帶大件行李,音樂廳座位一般斬較密集,空間有限,無法存放,可以進入劇場時寄存
不能攜帶易發出聲響的物品,如硬塑料包裝袋,飲料瓶,容易誤觸的兒童玩具等等
不能攜帶易揮發且有刺激性氣味,如重口味小吃零食,氣味濃烈的香水等,由于人員集中,空間封裝,長期未洗澡、吃過重味食品也得產生干擾性氣味
衣著
以下是在聽音樂會對著裝的注意事項:
一般在公眾劇院、音樂廳等場所舉辦的音樂會沒有規定的著裝要求
一般需要著裝得體,落落大方,緊湊(音樂廳現場空間相對較狹小)
不要過于讓其他人注目,以免分散聽者的注意力
羽絨服之類大件,劇場如有寄存處可以進行寄存,一般免費
入場
事先評估好演出場所與出發地的距離、交通狀況,盡量采用有時間保證可控的交通方式,如步行、地鐵等。到達劇場及入場期間有以下注意事項:
到達指定座席一般要經過進入劇場和進入現場(音樂廳)兩個步驟,大的藝術綜合體包含多個演出場,如音樂廳、歌劇廳、話劇場,不同的音樂廳會有不同的命名
進入劇場前可能會有安檢,如國家大劇院有時會達到機場安檢級別
進入劇場后,如時間充裕可參觀相關的展覽、紀念品商店
一般會有免費的曲目單,記得自行拿取,在演出開始前盡量閱讀完畢,演出開始后觀眾席沒有燈光
進入劇場后,前廳一般有明顯的衛生間方位指示標識
按票面單雙號、層有不同的入口,如無法找到可咨詢工作人員
遲到后工作人員會安排等候,樂章間或下個曲目進入現場,極端情況(其實是一般情況)會錯過半場音樂會
部分音樂廳有直播顯示現場演出實況,遲到觀眾可在場外觀看
需要按號入座
現場
以下為演出現場的一些需要注意的問題:
音樂會一般會準時開始,開演前一兩分鐘會有廣播提示
音樂會一般不設主持人,到時后直接按計劃進行演奏
不飲食
不拍照,可在謝幕時集中拍照
不玩手機,現場一般會屏蔽移動信號,現在工作人員一般會對使用手機者進行激光筆照射,以警示此類行為
有緊急事務處理,需要使用手機,一定要調小屏幕亮度,并將手機放低,不要讓左右及后排觀眾看到屏幕
妥當保管好手機、節目單等隨機物品,以免掉落產生驚人異響
樂章間不要鼓掌,只在一首曲子完整演出完成后進行鼓掌
喝彩不要狂叫,一般可喊:「好~」或者 「Bravo ~」,可事先進行練習
音樂會會安排中場休息(節目單有注明),一般有10分鐘,至大廳與友人或樂迷溝通交流和去洗手間,同時需要留意時間,廣播會在開始前幾分鐘進行提示
返場散場
曲目結束后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曲目結束后,不要立即離開座位,指揮家、獨奏獨唱家會離開舞臺進入后臺,會根據掌聲兩次上臺接受掌聲并致謝
節目單曲目結束后,一般獨唱家、樂團會準備返場曲目,會根據掌聲等現場反饋情況進行加演
返場曲目一般較短,并且大眾化,耳熟能詳,返場次數不確定
演出單位一般禁止觀眾獻花,會安排工作人員進行獻花,如有需要可和工作人員聯系進行登記
如果樂隊隊員開始離席,則表示不再有返場了
散場有有序排隊離開音樂廳
部分演出會安排簽售或者見面活動
演出后
可在微博查看樂評人對音樂會的評論
可查看好友在朋友圈發布的音樂會評論
可以和朋友進行交流
怎么樣,如此詳細的古典音樂會觀演禮儀及指南奉上,只能幫你到這了,快用到下次音樂會上吧!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