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商城劇院:大型革命音樂史詩《黃河大合唱》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革命音樂史詩《黃河大合唱》
時間:2019.10.01
場館:上海商城劇院
日期/場次:2019-10-01 周二19:30
演出時長:不低于60分鐘(具體以現場為準)
入場時間:以場館規定為準
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8周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黃河大合唱》首演80周年
熱情歌頌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光榮歷史,展現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斗爭精神,凝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
演出陣容氣勢恢宏:
為了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8周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黃河大合唱》延安首演80周年,2019年10月1日19:30上海商城劇院將上演一部大型革命音樂史詩《黃河》。這臺演出是按抗戰歷史時期演出的音樂史詩,上半場歌唱抗戰史實,下半場是整部《黃河大合唱》,上半場演出從1931年起到1945年為止,演出分1931年“九一八”事變抗日爆發,1937年“七·七”事變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敵后抗戰生產,全民族的抗戰這4個板塊,反映14年艱苦卓絕、波瀾壯闊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歷史;下半場是熱情歌頌中華民族堅強不屈的民族精神的整部《黃河大合唱》。上下半場相得益彰,整場演出以史詩般的宏偉風格和音樂場景,熱情歌頌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光榮歷史,全面體現中國共產黨在抗戰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凸顯中華民族不畏強暴、英勇抗擊侵略的堅強不屈的偉大民族精神,凝聚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
本臺演出曲目精心挑選,其中《松花江上》《歌唱二小放牛郎》《南泥灣》《黃河大合唱》入選了2015年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的“我最喜愛的十大抗戰歌曲”。《延安頌》是全面抗戰時期的經典歌曲;《旗正飄飄》反映了國民黨領導的正面戰場的戰爭場面;《南泥灣》《二月里來》體現了抗日敵后戰場大生產的火熱景象。《黃河大合唱》是整場演出的重點,這是一部展現民族精神的氣勢恢弘的音樂巨作,是一部影響深遠的國家史詩,它以歷久彌新的藝術魅力延唱至今。這臺演出的下半場將演出整部作品的全部8個樂章。
《黃河大合唱》創作背景:
《黃河大合唱》這部作品以黃河為背景,由七種不同演唱形式的歌曲構成,熱情歌頌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控訴侵略者的殘暴,并展現了中國人民與日本侵略者奮勇斗爭的英勇場面,勾畫出了中國人民保衛祖國、頑強抗擊侵略者的壯麗畫卷。
《黃河大合唱》寫成于抗日戰爭時期,1938年秋冬,作者隨抗日部隊行軍至大西北的黃河岸邊。中國雄奇的山川,戰士們英勇的身姿激發了作者的創作靈感,時代的呼喚促使他懷著高漲的愛國熱情譜寫了一篇大型朗誦詩《黃河吟》,后來被改寫成《黃河大合唱》的歌詞。作品由八個樂章組成,它以豐富的藝術形象,壯闊的歷史場景和磅礴的氣勢,表現出黃河兒女的英雄氣概。《黃河大合唱》創作于中國抗日戰爭時期的1939年春天,同年4月13日首演于延安陜北公學大禮堂(由鄔祈零指導),立即引起巨大反響,隨即很快唱響全國,成為抗日歌曲的“主旋律”和時代的最強音。
《黃河大合唱》以其鮮明獨特的個性,氣勢恢宏的音樂規模,催人奮進的強烈號召力和凝重深刻的哲學氣息征服了世界。周恩來曾為《黃河大合唱》親筆題詞:“為抗戰發出怒吼,為大眾譜出呼聲!”著名美國作家埃德加·斯諾曾說過“《黃河大合唱》永永遠遠,都屬于明日的中國。”
節目單(以現場為準)
1、序曲《黃河》
2、《松花江上》
3、《漁光曲》
4、《我愛你中國》
5、《思鄉曲》
6、《長城謠》
7、《沁園春.雪》
8、《歌唱二小放牛郎》
9、《南泥灣》
10、《二月里來》
11、《情深誼長》
12、《延安頌》
——中場休息——
【黃河大合唱】
13、《黃河船夫曲》
14、《黃河頌》
15、《黃河之水天上來》
16、《黃水謠》
17、《河邊對口曲》
18、《黃河怨》
19、《保衛黃河》
20、《怒吼吧,黃河》
【返場曲目】
21、《走向復興》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