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是我國普及音樂教育的理想樂器
像詩一樣高雅的吉他,有它自己非常古老而光榮的歷史。這個在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成為寵兒的樂器。被偉大的法國管弦樂大師柏遼茲稱為“是一個弦樂隊的縮影”。從索爾、阿瓜多到朱利亞尼、卡爾卡西和卡羅利為代表的一批吉他大師的誕生,標志著歷經幾個世紀的古典吉他音樂藝術的空前繁榮和發展。
到了本世紀五十年代末,由于塔雷加和塞戈維亞的卓越功勛,吉他更以“奇峰突起”般的姿態崛立在各類西洋樂器之中。國際音樂界和熱愛這門樂器的人們以驚異的眼光關注著吉他這件樂器的迅猛發展。 這件被當代吉他大師納西索.耶佩斯稱為“最接近人性”的彈撥樂器,包含著旋律、節奏、和弦等多種功能,是一種在和諧程度及多變性方面最完善的樂器。它既可獨奏、重奏、合奏又可廣泛地為歌唱、舞蹈伴奏。曲式從夜曲、舞曲、變奏曲、奏鳴曲到協奏曲。近幾十年來,吉他在為芭蕾藝術伴奏這一新的藝術賞試中也獲得成功,開辟了為其他藝術服務的廣闊前景(樂隊全部由吉他組成)。至于在電影、電視音樂中廣泛運用吉他作背景音樂已不足為奇了。
受國際吉他音樂思潮的影響和推動,中國大陸音樂界的多位有識之士也早已指出:綜觀吉他發展的歷史和現狀,可以展望吉他在將來(在中國)有著無限美好的發展前景。中央音樂學院的陳志教授為中國吉他的發展與提高做出了杰出的貢獻,他除了對許多演奏方法和技巧指導性的論述外,另一個主要議題是如何盡快地使我國吉他演奏趕上世界高水平。并力求在走民族化道路上開拓走向世界的獨特風格(改編、創作具有中國風格的吉他曲,諸如吸取琵琶的技巧和曲等)。
可是,我們是否應該再深入地思考,吉他在中國的普及與發展,包括對中國音樂的普及能起到哪些作用和意義呢?難道只具有趕超世界水平這樣的單一性(在現階段)嗎?我們在從事多年的吉他教學過程中,深有感受地認為,吉他在中國大陸的普及的意義遠不止于擴大其影響和在樂器領域中提高了社會地位,更重要的是:在中國音樂的基礎普及的展開和提高上,吉他發揮了無可比擬的作用。任何新事物在一個國家的發展和普及,主要對象皆非青少年莫屬,而且這一階層是為數眾多、最有希望的群體!而在我國,對吉他迷戀、狂熱乃至到了崇拜程度者,主要是廣大青少年。
近年來,我國音樂事業確實有了長足的進步,各類聲樂、器樂等國際獲獎比賽也逐年增加,這正是我國音樂基礎教學已得到重視的碩果。但不能否認我國音樂文化的基礎普及工作遠遠不夠。我們許多人連最基本的簡譜和五線譜都不識,是吉他,引發了許多音樂愛好者對器樂演奏的求知欲;是吉他,在練習中幫助他們掌握了基礎樂理知識;還是吉他,讓他們切身領略了音樂藝術的無窮魅力。有人會問,在中國音樂的普及中,難道我們的民族樂器中就沒有合適的?我們認為華夏民族音樂藝術,同樣是全人類的瑰寶,具有悠久的歷史。但面對現實,在世界風行通俗音樂的今天,有多少青年愿意懷抱“琵琶”、“二胡”去自彈或自拉自唱呢?
更有人認為,學正統音樂非得靠鋼琴、小提琴,那么首先應先打破殘存的封閉觀念。在國際上,不管何種樂器綜合性比賽,被稱為“音樂之靈”的吉他,與鋼琴、小提琴是三種同樣被授以高額獎金,早已打破了國界,它與鋼琴、小提琴并列登上了國際音樂比賽的大舞臺!并且與鋼琴、小提琴-樣,被授以同等的高額獎金! 但從我國的現實情況出發,鋼琴價格昂貴,占地面積大,來回搬運不方便;小提琴雖不用占地,但人們對枯燥無味的音階練習,常常望而生畏,直至放棄。而吉他卻以下述五個優點而成為極易普及的樂器:
1.吉他教程比鋼琴、提琴短,易于學成,易見成效。它可作為培養音樂愛好如同口琴、笛子一類最便于入門的啟蒙樂器。
2.吉他具有豐富的和弦結構,對于學習和掌握和聲知識,培養配曲、作曲能力。發展音樂創作人才具有重要意義。
3.吉他具有輕便、靈巧,且善于同其他樂器配合(包括我國的民族樂器),室內戶外均可演奏、演出。因此它的活動地域很大,極宜作為文藝輕騎隊的樂器。
4.吉他價格不高,音樂愛好者有能力購置學用。這對于人口眾多、經濟人均收入不高的我國來說,更易于普及。
5.學吉他,如同學習其他樂器一樣,可以發展人們尤其是青少年的智力。通過演奏吉他,可豐富人的想象力,發展記憶力,培養與人合作的能力。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