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劇院:我和我的祖國—中國交響管樂作品音樂會
【迎接新中國成立70周年音樂會】特別策劃——中國音樂作品系列:我和我的祖國——中國交響管樂作品音樂會
活動時間:2019.09.08 10:30
活動地點:音樂廳
活動時長:約90分鐘
日期/場次:2019.09.08 周日 10:30
指揮 尼古拉斯·史密斯
畢業于英國劍橋大學,師從卡拉揚的弟子和安德魯·勞埃德·韋伯的老師Reginald Thompson學習指揮和作曲。2011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在倫敦白金漢宮授予史密斯先生英帝國勛章,為表彰他為音樂和中英關系作出的卓越貢獻,他也是該年最年輕的授勛者之一。史密斯先生現為英國國家芭蕾舞團客座指揮、北京新雅空氣樂團與北京國際節日合唱團藝術總監及首席指揮、中國音樂學院指揮系和天津音樂學院的特聘客座教授。
史密斯先生是第一位系統化引進西方大型交響合唱作品至中國的指揮家,在中國的音樂舞臺上,他指揮了多部歌劇和音樂劇: 《弄臣》《茶花女》《卡門》《阿毛與國王》和實驗歌劇《阿里婭娜》;歌劇《艾蘭赫》和《彭贊斯島的海盜》;另外,他在2003年于北京上演(中國首演)的大型百老匯音樂劇《黑暗中的女郎》和2008年在中國首演的經典音樂劇《霧都孤兒》中擔任音樂總監。
史密斯先生的演出足跡遍及世界各地:法國、德國、美國、加拿大、英國、荷蘭、韓國等。合作過的世界知名音樂家包括呂思清、盛中國夫婦、五島龍、女爵Emma Kirkby、范競馬、梁寧等等,合作過的知名樂團包括中國歌劇舞劇院、中國愛樂樂團和中國電影交響樂團、長春電影樂團、亞洲愛樂交響樂團、上海愛樂、天津愛樂、英國國家芭蕾舞團、法國里昂打擊樂團、英國格拉斯哥城市合唱團、意大利Spoleto歌劇院等。
2002年,史密斯創建了國際節日合唱團(IFC),并任藝術總監兼指揮至今。在他的指導下該團(中國)首演了許多作品,IFC被評論界贊為中國最好的合唱團及亞洲最出色的合唱團體之一,并應邀參加第五屆北京國際音樂節,參演了由音樂節藝術總監余隆執棒的馬勒《第八交響曲》(“千人交響曲”)的實況轉播中國首演。
史密斯先生作為一名出色的作曲家也活躍在國內外的音樂界。他根據著名作家虹影的少年奇幻小說《奧當女孩》創作的音樂于2016年在北京音樂廳首演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中央電視臺音樂頻道、鳳凰網、新華網等主流媒體都爭相報道并給予了極高的評價。2015年史密斯先生根據寧夏花兒創作的《清眼淚流在了碗里》被愛爾蘭廣播交響樂團選中錄制的唱片已于2016年出版并在全球發行,2017年12月他的«長春印象»被BBC Concert Orchestra錄制并在全球發行。
2016年國慶節當日,史密斯先生領銜英國筷子俱樂部合唱團與倫敦切爾西歌劇院樂團在倫敦卡多根音樂廳演出《黃河大合唱》獲得了當地觀眾與媒體極為熱烈的反響,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先生亦出席并對音樂會的極大成功給與了高度贊譽。
演出團體 中國敦善交響管樂團
中國敦善交響管樂團(DSWO)是中國內地首家民營交響管樂團。它由中國敦善公司總經理于添先生和瑞士籍著名指揮家、小號演奏家阿迪安·施耐德共同策劃成立的。
整個交響樂團由來自歐洲、美國、中國等地的木管、銅管及打擊樂的頂級專業樂手組成。樂手大都畢業于世界聞名的音樂學院,其中包括柯蒂斯音樂學院、茱莉亞音樂學院、克里芙蘭音樂學院和英國皇家音樂學院等。樂團的目標旨在給中國觀眾提供高水平、成熟的藝術享受及完美的演奏技巧。
每一個音樂季,樂團都將在中國大中型城市舉行60余場大型音樂會。從古典樂曲、爵士樂、民樂、到現代音樂以及電影配樂,為聽眾帶來各種風格的音樂。另外,樂團成員也以小型演奏團體的形式演奏室內樂,包括木管五重奏、銅管五重奏、薩克斯五重奏、打擊樂團、爵士大樂隊、附加弦樂和鋼琴綜合性樂團。
樂團的主要任務不僅要給聽眾呈現出頂尖水平的音樂會,而且要為中國高水平的管樂演奏設立一個新的標準。通過音樂會、錄制CD、社區表演及學校教育,敦善交響管樂團希望能夠激勵下一代中國管樂愛好者在藝術和演奏技巧方面達到一個新的水平,以參與國際水平競爭。
曲目
我和我的祖國 秦詠誠 曲 鄭路 編曲
紅旗頌 呂其明 曲
太行山上 冼星海 曲 王和聲 編曲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曹火星 曲 吳光銳 改編
長江之歌 王世光 曲
《保衛黃河》,選自鋼琴協奏曲《黃河》 冼星海 曲
友誼圓舞曲 魏群 曲
春天的故事 王佑貴 曲
成功之路 王和聲 曲
我和你 陳其鋼 曲 陳丹 改編
一帶一路 游元慶 曲
征程 李嬋 曲
走向復興 印青 曲 陳丹 改編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