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第九屆中關村國際青年藝術季在京舉行
大型交響音樂會《青春中國》活動現場
日前,由北京市海淀區文化和旅游局主辦的2019第九屆中關村國際青年藝術季期間,一系列音樂、歌唱類活動繽紛登場,通過新穎的形式、豐富的內容和精湛的表演,完美呈現了一場場視聽盛宴和精神大餐,充分展現了當代青年的青春風采和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彰顯了藝術教育對青年文化創造潛能的激發以及相關成果。
傾聽專場音樂會的旋律和“翻譯”
7月18日,大型交響音樂會《青春中國》在北京海淀北部文化中心劇場奏響。中國音樂學院指揮系主任、中國國家交響樂團首席客座指揮邵恩,攜手北京交響樂團帶來的精彩演繹,獲得了現場如潮般的掌聲。
6月16日,由北京國圖文化藝術中心與中央音樂學院·琥珀四重奏共同推出《沉淀青春聽讀經典——琥珀四重奏講演音樂會》。楊一晨等4位琥珀四重奏核心成員,用4把意大利古琴為現場觀眾精心演繹了《卡農》、《日出》、《葬花吟》等中外經典作品。藝術家們還通過講演結合的方式普及音樂藝術,以“弦樂四重奏是什么”開始,通過7首音樂曲目講解了音樂從古典主義到現代派的發展歷程。
感受同聲合唱的美好與力量
5月24日,在北京大學生體育館內,來自全市100支合唱團的近5000名合唱愛好者滿懷激情,用歌聲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送上祝福。當天,“你好祖國”第八屆北京合唱節暨第四屆海淀萬人合唱季拉開了序幕。據了解,海淀萬人合唱季已經成功舉辦三屆。
6月14日,第十三屆海淀區青年歌手大賽決賽在北京電視臺演播廳舉辦。海淀團區委副書記李楊在總結活動時所說,希望本次比賽可以展現出新時代海淀青年的新風貌,用歌聲激勵青年一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榮譽感與責任感。
音樂語言溝通中外、連接古今
音樂是人類共通的語言,在中關村國際青年藝術季期間亮相的多場活動,充分展現了音樂在跨越不同時間、地域、場合,連接不同主體方面發揮的重要影響。
中關村國際青年藝術季“中國電影、音樂《經典再現》”系列活動
音樂可以連接歷史與現在。6月20日下午,2019中關村國際青年藝術季之“中國電影、音樂《經典再現》”系列活動在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劇場啟動。活動星光璀璨、高潮迭起,讓現場包括大學生在內的廣大觀眾在歌聲中重溫歷史,不忘初心。
音樂可以溝通中國與世界。6月26日在海淀北部文化館舉辦的“絲路芬芳傳承經典”——中外青年藝術家交流演出,邀請到塞爾維亞布蘭科民族樂團和波蘭別爾斯科民族歌舞團帶來精彩的世界民族藝術展示。現場演繹了歌劇《卡門》、《德里納河進行曲》、《花之華爾茲》、合唱《維斯瓦河》等歌曲。6月29日的“絲路芬芳傳承經典”,則邀請匈牙利弗拉斯民族藝術團與海淀北部文化館館辦民樂團共同演出。在兩國青年藝術家們的傾情演繹下,觀眾得以感受中外民族樂器與樂曲不同的特質和共同的美好。
“絲路芬芳傳承經典”——世界民族藝術走進海淀北部文化館慰問演出
音樂可以突破不同形式,讓不同職業、不同年齡的人共同參與其中。6月1日至7月1日,由紫竹院公園聯合國家圖書館書店舉辦的“泱泱國樂筑夢青春”公園中的音樂會成為本次青年藝術季的一大亮點。活動邀請畢業于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等高等音樂學府的青年演奏家,分別在公園澄碧山房景區和紫竹院行宮內演出4場音樂會,演出近百首具有地域代表性風格的音樂作品,展現祖國各地不同民族的傳統音樂魅力。值得一提的是,多場音樂會采用不插電的表演形式,讓音樂藝術與自然音效產生共鳴,每位聆聽的游客既是欣賞者,又是參與者。
以音樂為紐帶,中關村國際青年藝術季正在為海淀青年搭建更多、更大的舞臺,鼓舞他們為建設文化海淀貢獻青春力量。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