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城,這首歌——最美城市音樂名片全國征集推選活動正式啟動
“歌聲唱響中國”——最美城市音樂名片全國征集推選活動正式啟動
一些歌與人有關,而一些歌卻與城市有關。
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故事,那些路過的人、生活在其中的人,把它們寫成了歌,于是這些地方便不再只是一個名字。
日前,“歌聲唱響中國”——最美城市音樂名片全國征集推選活動,在人民日報社正式啟動。該活動由中國音樂家協會和人民日報媒體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辦。中國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李前光,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兼海外版編輯部總編輯許正中出席啟動儀式并致辭。
中國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李前光致辭
李前光在致辭中表示,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中國音樂家協會也走過了70年歷程。70年來,廣大文藝工作者創作出無數經典歌曲,鼓舞了一代代中國人克服萬難、奮勇前行。本次活動是中國音樂家協會70年來首次全面探索音樂創作與城鎮發展關系的積極嘗試。雙方的合作既適應時代發展趨勢,也實現優勢互補,可以更好地彰顯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使更多的人感受音樂的美好、唱響時代的凱歌。
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兼海外版編輯部總編輯許正中致辭
許正中在致辭中強調了音樂對城市發展的積極影響。他說,優秀的音樂作品是弘揚主旋律、激發正能量、倡導真善美、培育價值觀的重要形式。他表示,音樂與媒體聯手、藝術與平臺結合,可以優勢互補、借力發力,實現傳播效果最大化、社會效益最優化。此次活動是人民日報探索以文藝書寫時代精神、用音樂講好中國故事的新嘗試,要把握謳歌新時代總基調,起到品味一首歌、展現一座城、激勵一代人、共筑一個夢的藝術功效;要譜寫強強聯合協奏曲,各展所長,構建長效機制,讓征集活動影響大、成果多;要奏響跨界融合交響樂,探索出一條精品制播新路,更好地傳播音樂之聲、城市之聲、強國之聲。
音協副秘書長熊緯介紹,該活動旨在展示新中國成立以來音樂對地方經濟和文化發展的促進作用,推動美麗中國建設和文化繁榮發展。活動將以思想性、藝術性、可聽性為遴選標準,通過全國征集、專家評審、公布結果等環節,評選出30首優秀歌曲。
為達到推選活動的權威性、藝術性、廣泛性、群眾性相統一,推選最美城市音樂名片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一是單位推選,將聯合各省、市、自治區音樂家協會以及中國音協音樂創作委員會、中國文聯音樂藝術中心交流培訓處等有關部門共同協作征集推選。二是個人推選,面向社會,廣泛征集,通過自媒體等現代傳播方式推選。
征集推選的標準和要求:
推選的作品為新中國成立以來創作的作品,對某一城市形象的傳播和地區文化品牌建設產生了重要作用,歌曲成為該城市符號標志的音樂名片廣泛流傳,為地方經濟、文化建設產生了重要影響。
推選作品須注重思想性、藝術性、可聽性相統一,富有強烈的時代氣息和藝術表現力、感染力。
個人推選每人不超過10首,單位推選每個不超過20首。
于七月中旬,活動將評選優秀城市歌曲,在人民系媒體以及中國音協主辦的《人民音樂》、《歌曲》、《音樂創作》、《兒童音樂》、《詞刊》、《中國音樂專刊》、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媒體,對入選30首優秀作品進行宣傳報道和全面推介。
出版發行“歌聲唱響中國”—《最美城市音樂名片》視聽畫冊。
舉辦以最美城市音樂名片為主題的各項宣傳活動。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