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音樂文學學會《曉光歌詞藝術研討會》在京舉行
著名詞作家曉光。
6月6日,由中國音樂文學學會主辦的《曉光歌詞藝術研討會》在北京廣播大廈舉辦。來自國內音樂和文化藝術家的專家、學者、詞曲作家、歌唱家70余人到會。與會者紛紛就曉光歌詞創作藝術的文化特征、歌詞的音樂性與時代大背景的融合、歌詞所傳唱的人民心聲和鄉音鄉情,以及曉光歌詞對當今歌壇和歌曲創作產生的積極影響等多個方面進行了專題發言。
研討會的氣氛熱烈,學術氛圍濃厚,大家發言積極踴躍,就一首首膾炙人口的歌詞升發開來,在歌曲的脈絡中回顧改革開放一路走來的歷史,情之所至,時而撫今追昔、講述歌曲誕生時的感人故事,時而擊節高歌、在旋律中重溫經典帶來的恒久魅力。
著名作曲家徐沛東在研討會上發言。
曉光是一位隨著新中國改革開放的大背景而躋身詞壇、又以數量眾多的優秀歌詞作品而在全國百姓和音樂界產生重大影響的歌詞作家,多年來始終心懷夢想、堅持歌詞創作。改革開放初期創作的《在希望的田野上》成為一個時代的音樂坐標,《那就是我》《采蘑菇的小姑娘》等被稱為中國藝術歌曲的創新典范,伴隨著幾代人的青春夢想,一直傳唱到今天。
曉光有著扎實的文學功底,善于觀察生活、洞察時事動態,創作題材涉獵廣泛。他面向群眾、面向基層,堅持用優秀的文藝作品鼓舞人,把先進的思想、優秀的文化、真善美的情感融入到歌詞創作當中。在藝術性和思想性之間找到了完美的契合點,其歌詞作品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賞,廣泛共鳴,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和歷史的檢驗。
曉光歌詞的藝術成就得益于他為人做事的踏實作風和嚴謹態度,得益于他數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實踐。他的歌詞善于以清新明麗的語言營造不同情調的抒情氛圍,從而創造出一種全新的語言表達意境。在他的歌詞中,我們可以發現古典詩詞的意境、鄉土民謠的質樸和現代語言的銳利。他歌唱希望,我們可以聽見“禾苗在農民汗水里抽穗”的聲音。他贊美收獲,快樂“多的像那星星數不清”。他思戀故園,用“一支竹笛向你吹響”。他謳歌江山,告訴人們“老百姓是共產黨永遠的掛念”。在這些抒情詩一般美好的意境中,我們看到了親切與愛意、泥土與鄉愁、探索與引領,使命與擔當。他的創作動力,永遠都來自于人民的情感和愿望,時代的精神和聲音。
“用心歌唱,聲音才不會嘶啞。”這是曉光深信不疑的藝術信條。我們已經在他作詞的歌聲里聽到了這種溫潤和美好,也相信這種信念會影響更多致力于歌詞創作的年輕人,為中國詞壇帶來更多清爽的風,創作出更多贊美時代、反映生活、鼓舞人心的優秀作品。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