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藝術節:藝術的盛會 人民的節日
作為我國規格最高、最具影響力的國家級綜合性文化藝術盛會,中國藝術節首次在上海舉辦,又逢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因而意義非凡。
這是一場藝術的盛會。
來自全國的51臺優秀劇目將在藝術節期間展演,包括戲曲、話劇、兒童劇、曲藝劇等種類,共演出102場,其中38臺劇目參與第十六屆“文華大獎”角逐,體現舞臺藝術的最高水平。專業院團劇目展演之外,面向全國群文創作的第十八屆群星獎吸引了昨天已完成決賽,將于5月31日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舉行頒獎儀式及獲獎作品展演。
明天,全國優秀美術作品展覽、全國優秀書法篆刻作品展覽和全國優秀攝影作品展覽,也將在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開幕。這也是首次將三個國家級專業展覽在同一場館同時呈現,各類展品達1200件。參觀者進一個門,便能欣賞到中國最好的視覺藝術作品。
十二藝節演藝及文創產品博覽會已于昨天在上海展覽中心開幕。通過作品展示、項目推介、產品交易等形式,為高質量舞臺藝術作品和文創產品拓寬推廣和傳播渠道。
為了這一盛會,上海的藝術工作者們已經準備了很久。
安福路288號,文藝青年們熟悉的“話劇殿堂”又回來了!經過整體修繕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煥然一新,今晚,參演劇目《三個和尚》將在此與觀眾見面。此次的升級修繕中,三個劇場完善了硬件設施,從觀眾座椅靠背的腰背弧度到每個坐席的舞臺視角,都經過精心設計,保證最佳觀演效果。劇場還打造成了專業的“聲場”,使演員能夠不用麥克風就能把聲音傳遞到最后一排。
像上海話劇藝術中心一樣,為給全國文藝院團提供優質高效服務,上海19家專業劇場從2017年起開始修繕,現已完成。在東方藝術中心的大修工程中,音樂廳、歌劇廳、演奏廳均更新了舞臺地板、觀眾席、控制臺、舞臺機械。上海國際舞蹈中心采用高科技助力升級,如舞臺監控系統增加了夜視功能,方便劇組人員在暗場時清楚觀察到舞臺的調度。而這些劇場不僅硬件升級到“最高版本”,“軟件”也同樣更新。
這是一個人民的節日。
十二藝節,全國最高水準的專業藝術團隊云集,卻不僅僅是專業人士的專屬。眾多參演劇目“曲高”卻不“和寡”。《永不消逝的電波》《天路》《敦煌女兒》等劇目,引發觀眾爭相購票。專家指出,今年在“文華大獎”終評劇目中,現實題材劇目大幅增加,大部分創作有真實故事藍本,且故事就發生在新中國成立后的七十年間,有的就是當下百姓身邊的新鮮事。創作來自人民,創作為了人民,這也是藝術的生命力所在。
優秀作品“高貴不貴”,所有展演劇目票價分60元、100元、200元、380元四檔,其中中低價位的票占比超過60%。親民的票價,讓更多市民得以走進劇場,欣賞舞臺精品。
這幾天,十二藝節群星獎的所有參賽作品,正奔赴上海16個區開展24場基層惠民演出。演出地點深入上海各個片區,包括上海市群眾藝術館、浦江影劇院、金山區文化館劇場等,讓百姓在家門口便可欣賞到民族民間氣息濃厚的群眾文化佳作。此外,位于中華藝術宮的三大展覽,全部免費開放。
這幾天,上海已經洋溢著濃濃的藝術氣息和節日氛圍。十萬觀眾進劇場,百萬觀眾在現場,千萬觀眾在線上——十二藝節組委會提出的目標,正在實現。中國藝術節不僅是人民群眾的嘉年華,也是增強文化自信、積淀文化軟實力的大平臺。對于正在全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成國際文化大都市的上海來說,十二藝節的舉辦,是一個重要機遇。
俄羅斯著名戲劇家瓦赫坦戈夫曾把戲劇定義為“節日”,不僅僅是對于演員的節日,也是對于觀眾的節日,它是一個共同的慶典,共同的儀式。
來吧,讓我們攜手奔赴藝術的盛會,一起參與我們共同的慶典。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