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中國聲樂教學與專業建設論壇在武漢音樂學院開幕
5月17日上午9時,由武漢音樂學院主辦、聲樂系承辦的新時代中國聲樂教學與專業建設論壇在我院正式開幕。出席此次論壇活動的有教育部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秘書長康凱同志,院長胡志平教授,副院長李幼平教授,全國十一所音樂專業院校的聲樂專業負責人和我院各職能部門負責人。
開幕式由李幼平副院長主持,胡志平院長出席論壇并致開幕詞。接下來康凱副會長發言,他代表中國高等教育協會對此次論壇表示熱烈祝賀,強調我們要做好美育工作,堅持立德樹人,扎根時代生活,要緊跟習近平、教育部部署的工作;學術流派之間要相互促進、相互學習、相互包容,形成具有中國氣派的聲樂教學體系;緊緊把牢思政教育,除了注重自身專業,更要去普及大眾,要將精神和身體緊密結合,和國家政策緊密結合,用藝術去推動健康生活。他預祝本次論壇圓滿成功,祝愿生活更加健康美好。
(武漢音樂學院院長胡志平教授致辭)
(教育部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秘書長康凱同志發言)
上午10時,聲樂專業負責人專題研討第一場正式開始,我院聲樂系主任余惠承教授主持研討。她介紹了論壇的開展背景,強調此次論壇是第一次由十一所音樂學院聲樂專業負責人參加的主題會議,是中國聲樂發展到新時代的必要,通過論壇,大家統一思想、攜手共進、共謀發展。
(聲樂系主任余惠承教授主持研討)
接下來副院長李幼平教授發言,他認為此次論壇的初衷,是為了人才培養和專業建設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并就論壇的三個議題:新時代中國聲樂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討與交流、新時代中國聲樂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標準研究、中國聲樂專業主科課程標準(教學大綱)研究,闡述了他對搭建論壇交流的愿景,即共同商討人才培養方案、共同交流各單位優秀的特色的教學經驗、探討聲樂專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方法。
(副院長李幼平教授發言)
沈陽音樂學院原院長劉輝教授也對論壇作了主題發言,他由衷感謝能與各位專家學者交流,對此次論壇的舉辦表示了充分肯定。他認為這次論壇具有開創性,是十一所音樂專業院校聲樂專業負責人帶領美聲唱法與民族唱法的師生共同交流。他提出了“新時代、新趨勢、新格局、新認識、新目標、新任務”的觀點,認為現在是中國聲樂發展的最好時期,我們要思考,如何在百年的聲樂發展基礎上,進一步發展中國的藝術。研究中國藝術的發展,要站在傳統文化自信的基礎去學習,要學會從傳統典籍里面學習和總結經驗。面對新時代新趨勢,更要明確人才培養方向和內容,結合自身特點制定不同的辦學目標。專業教師要樹立正確的藝術觀、聲樂觀和責任心,對繼承、借鑒、實踐要把握好度。他強調藝術要為人民服務,要和觀眾的思想結合。研究當下中國聲樂發展的基本現狀,要研究中國聲樂發展的重大關切,研究中國聲樂的發展方向、基本目標。
中國音樂學院聲歌系副書記顧曉丹副教授分享了中國音樂學院在聲樂建設中正在做和將要做的工作,并舉以具體實例。顧曉丹還分享了中國音樂學院聲歌系的教學方法,建議聲樂研討其實可以擴充為對學生審美的建設。她認為學生愛不愛學和教師的教學是有直接關聯的,并對中國音樂學院各種優秀老師開設的課程進行了分享。課程不能僅僅執著于一面,要擴散的去教學,爭取填滿學生的每一分鐘,與學生溝通交流共同搭建審美。她表示,中國聲樂走到今天是有其科學性的,聲樂也可以有借勢而為的思想。
上海音樂學院聲歌系副主任李秀英教授的發言集中在三個方面:1、教學上要繼承傳統,研究傳統,多維思考,謹慎創新。關注世界歌唱藝術的發展狀態,關注我國新時代學生的學習生態環境,與時俱進。2、在實踐方面要給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平臺,在鞏固堅實基本功的前提下,中外作曲家的現代聲樂作品應該在教學中有所體現。3、在科研方面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相互結合,聲樂教材要進一步規范和不斷更新、提升。
四川音樂學院聲樂系黨總支書記、主任江向東教授分享了四川音樂學院所做的一系列教學實踐,并就生源量加大對后期的發展、師資隊伍建設的協調、人才培養方面的安排等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引起了大家共同的思考。
中央音樂學院聲歌系副主任謝天副教授提到,現在的中國歌劇事業正處于上升階段,在此階段我們要注重培養中國歌劇人才的全面發展。他以中央音樂學院的教學體系為例給大家做了一系列分享,希望此次論壇大家都能收獲滿滿,對當今聲樂的發展指明更好的方向。
論壇期間各位老師積極發言,每位專家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與見解,與大家共同交流學習。論壇最終在熱烈的氛圍中圓滿結束。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
太平鼓,是滿、蒙古、漢等族棰擊膜鳴樂器。因單面蒙皮又稱單皮鼓。流行于遼寧、吉林、黑龍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