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州市2019年地方藝術地方教材培訓會舉行
作為一座歷史悠久的山海水城,臺州有著深厚的鄉土文化根源與基因。大奏鼓、臺州亂彈、玉環魚燈……這些在臺州人千百年生產生活中積淀下來的地方鄉土藝術,成為了臺州大地上璀璨的文化瑰寶。如何傳承這些地方藝術,是臺州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在此背景下,一套凝煉著臺州地方藝術文化的教材《臺州地方藝術》應運而生。為讓這套教材更好地發揮作用,在課堂中煥發生機,昨天,由市教育局主辦的2019臺州市地方藝術地方教材培訓會在臺州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音樂廳舉行。
“斗斗蟲,蟲咬米,小蟲管屋里,大蟲吃白米,白米吃著完,嘟啊飛著開。”如果要評選一首臺州人最耳熟能詳的童謠,首選一定是這首承載著無數臺州人兒時回憶的《斗蟲謠》。明快的節奏一響起,就能讓不少臺州人瞬間回到兒時在母親臂彎里共同哼唱著歌謠的童年。如今,這首童謠被收錄進《臺州地方藝術》這套教材中。培訓會現場,溫嶺市橫湖小學的顏小瓔老師以《斗蟲謠》為例,生動地向現場的各縣(市、區)音樂教研員、老師們分享了教材中臺州童謠這一課的教學方法。
“現在的孩子們對方言已經越來越陌生,而我們的臺州童謠則大部分是要用到方言的,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會遇到一些困難!鳖佇…嫹窒砹俗约涸诮虒W過程中遇到的一些難題,“這就需要老師們耐心地去教孩子們方言的發音,這從側面也很好地傳承了咱們的臺州方言。”
培訓會現場,共有來自各縣(市、區)的22位音樂、美術老師為在場教師進行培訓示范、教學展示。溫嶺石文化、仙居針刺無骨花燈、臺州亂彈、三門道情……每位老師的培訓課內容都立足于《臺州地方藝術》這一套教材。靈活的形式,豐富的內容,使參加培訓的老師受益頗多。
“《臺州地方藝術》這套教材將臺州的傳統文化藝術進行提煉,是目前全省唯一一套覆蓋縣(市、區)綜合性地方藝術的鄉土教材。同時這套教材也被省教材評審專家譽為最值得傳承推廣的地方藝術教材范本,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把它利用起來!笔薪逃指本珠L陳海曉說,要讓臺州的地方藝術文化走進課堂,使學生們從小就可以受到臺州地方藝術的熏陶,讓屬于臺州的文化在孩子心中生根發芽。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