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音樂之城的建設以及音樂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寧波建設“音樂之城”,立足于城市文化特色及現實基礎。七千年前的河姆渡遺址出土的骨哨、陶塤證明,寧波的音樂歷史源遠流長。近現代,寧波籍音樂名家輩出,在中國乃至世界范圍內均有較大影響,初步統計有50多位,如趙梅柏、周廣仁、馬友友、俞麗拿、周大風等。寧波還創造了中國音樂史上的許多個“第一”,如第一位在美國舉辦個人獨唱音樂會的華人應尚能、第一位在世界聲樂大賽中獲大獎的女高音歌唱家胡曉平,寧波還制造了中國第一架立式鋼琴、三角鋼琴。近些年來,寧波的音樂事業、音樂產業發展步入快車道,先后建成了寧波音樂廳、寧波大劇院、寧波文化廣場等全國一流的演出場所;創作了舞劇《十里紅妝》、音樂劇《告訴海》、歌劇《紅幫裁縫》等一批精品力作;涌現了海倫、大豐 、音王、韻聲等品牌音樂企業;寧波的大眾音樂活動豐富多彩,社會音樂培訓教育走在全省前列 ;剛剛建立的寧波交響樂團,更為提升城市的音樂品位書寫了新的篇章。可以這樣說,寧波建設“音樂之城”既有良好的音樂傳統,又有較扎實的現實基礎。
然而,從建設“音樂之城”的更高要求來看,這些良好的音樂歷史資源尚未轉化為當代優勢,目前音樂發展的現狀與國內外音樂名城相比還有較大差距:有音樂人才,缺領軍人物;有演出場所,缺市場運營機制;有音樂活動,缺有影響的音樂節慶;有音樂創作,缺傳播廣的交流交易平臺;有音樂制造工業,缺原創的音樂內容產業等等。因此,我們只有清醒地認識到寧波音樂現狀的不足,才能揚優勢,補短板,推動“音樂之城”不斷創新和繁榮。
一、音樂與閱讀相結合的必要性
音樂與閱讀的結合讓很多人不可理解,他們甚至表示音樂不能用閱讀來形容,我們可以說聆聽音樂、鑒賞音樂,但如何閱讀呢?
第一,有效的將音樂和閱讀結合在一起有助于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提高。讀是理解的基礎,只有學生有效的讀懂音樂才能理解和體會到音樂中所包含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所以,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閱讀,鼓勵學生在閱讀中真正理解音樂。
第二,有效的將音樂和閱讀結合在一起有助于學生音樂素養獲得全面提升。在素質教育思想的影響下,音樂素養的培養和提升是學生健全發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音樂課程價值最大化實現的保障。所以,在高中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組織學生閱讀音樂背景、閱讀音樂歌詞,閱讀創作者等等,這樣才能在豐富學生學習內容的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習質量。
第三,有效的將音樂和閱讀結合在一起有助于學生音樂學習質量的提高。也就是說,在高中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音樂和閱讀的結合來提高學生音樂學習效率,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在自主閱讀中形成終身音樂學習的意識,進而,為高質量音樂課堂的實現做出相應的貢獻。
總之,有效的將閱讀與音樂結合在一起,對音樂課程價值的實現,對學生音樂素養的提升均能產生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高中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效的組織閱讀和音樂結合的活動,鼓勵學生在閱讀中思考,在思考中感悟音樂,體會音樂,以確保學生在高效的音樂課堂中養成良好的音樂學習習慣。
《音樂之聲》于1959年11月16在百老匯的魯德方恩特劇院公演,成為20世紀50年代百老匯公演時間第二長的音樂劇。劇中女主角22歲的瑪利亞是薩爾茨堡修道院的志愿修女,修道院的女院長讓她到馮·特拉普上校家當家庭教師,也借此讓他探索生活的真正目的。特拉普男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曾是潛艇艇長,他按照軍事規則的條例和紀律來教育他的孩子。對這一套教育方法感到陌生的瑪利亞通過她的善良和淳樸贏得了孩子們的心。他與孩子們一起唱歌跳舞,開玩笑。不久,就連特拉普男爵也無法躲避來自瑪利亞的特殊魅力,瑪利亞向女修道院院長懺悔供認,他愛男爵。她得到了女修道院院長的鼓勵,不要回避新生活對她的要求,做孩子們的好母親。諾貝爾克修道院為瑪利亞和男爵主持了婚禮。當他們從蜜月旅行回來時,特拉普家的老朋友安排他家的孩子們參加盛大的薩爾茨堡歌手比賽,他們贏得了冠軍。這時,希特勒軍隊的鐵蹄已踏進奧地利,納粹試圖爭取男爵為他們的政治目的服務。由于特普拉男爵不愿意做任何政治妥協,他陷入了困境。于是,瑪利亞決定與男爵和孩子們離開奧地利,到美國開始新的生活。
該劇每首歌曲的歌詞、旋律都精雕細琢,表達了主人公積極樂觀的人生哲學,主題曲 “哆來咪”“音樂之聲”“雪絨花”“孤獨的牧羊人”等歌曲成為經久傳唱的經典。
閱讀音樂歌詞
“歌詞是用來唱的,不是用來“讀”的,而且,一些歌詞讀起來總感覺怪怪的。”這是在第一次將閱讀歌詞帶入課堂后,學生們給我的第一反應。我不否認,歌詞唱出來的效果和讀出來的效果是不一樣的,而且,讀的時候一些學生根本讀不出來其中的情境,這是不利于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提高的,也是不利于音樂課程價值實現的。所以,在音樂與閱讀結合的過程中,我們不妨組織學生對歌詞進行閱讀,說一說自己讀后的感受,之后,在聆聽后再說一說自己的感覺。這樣一來二去的鑒賞對音樂課程價值的實現,對學生音樂素養的提升都有著密切的聯系。
例如:在教學《信天游》時,我先組織學生對《腳夫調》的歌詞進行了閱讀,即:
三月里(那個)太陽紅又紅,
為什么我趕腳人兒(呦)這樣苦命。
我想起(那個)我家好(呀)心傷,
可恨(的那個)王家奴才(呦)把我逼走。
離家的(那個)到今三年有零,
不知道(那個)妻兒(呦)還在家中?
我在的(那個)門外你在(那)家,
“音樂之城”的建設是一項帶有戰略性、長期性、系統性的文化軟實力工程,因此,要把 “體系建設”作為重中之重,做到規劃科學、布局合理、有序推進、突出重點、協調發展。具體來說,要抓好四個體系建設。
一是構建音樂公共空間體系。作為體現城市音樂氛圍的重要載體,寧波需要營造豐富有序、大小尺度均衡、形式多樣的公共音樂空間。要新建一批音樂文化地標,如寧波新音樂廳、寧波音樂名人堂、寧波(天一)音樂博物館、寧波音樂圖書館、寧波音樂展覽館、音樂名人雕塑組群等。要在城市街道、城市綠地、城市廣場、城市公園、城市濱水區、商業綜合體以及社區村落注入音樂元素,將音樂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場景中,增強人們的公共音樂空間歸屬感。
二是構建音樂創作傳播體系。“音樂之城”的其中一個核心內容是生產一批在全國有影響的原創音樂作品,使寧波成為中國最重要的原創音樂產業的發源地之一。要圍繞寧波城市文化特點,建立國家級音樂創作基地,創作“海上絲綢之路”組曲。同時,要建立浙東音樂創作交流中心,把地方音樂產品的開發創作放在突出位置。要改變“重創作、輕傳播”的做法,搭建各類音樂展示和銷售平臺、音樂資源共享平臺、音樂研究平臺、數字音樂出版傳播平臺、原創音樂作品保護及維權平臺,使寧波原創音樂得到更大范圍的傳播。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