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提琴泰斗吳育紳的“琴棋春秋”
卜大煒
2018年12月20日,我國中提琴演奏藝術學科的創建者之一、一代中提琴泰斗吳育紳謝世,享年80歲。吳育紳是國家一級演奏員、原中央芭蕾舞團交響樂團團長、中提琴首席,他生前擔任中央音樂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藝術學院等高校客座教授。同時,他又是棋界一圣手,擔任首都文藝界圍棋聯誼會副秘書長。
吳育紳高中考入沈陽音樂學院附中,升入本科后進入俄國教授依基爾·德貝爾新開設的中提琴班,成為新中國培養的第一批中提琴專業本科畢業生之一。吳育紳具有極高的音樂稟賦,他有著敏捷的左手和柔韌的右手,無論是合奏還是獨奏,都能迅速掌握作品。在青年時期,他就涉獵了一大批西方經典中提琴作品,為以后的演奏實踐和教學工作建立了很高的起點。吳育紳1963年畢業分配到中央芭蕾舞團交響樂團,旋即在芭蕾舞劇《吉賽爾》中,以高品位演奏了二幕雙人舞的著名中提琴獨奏,一炮打響,奠定他實力派演奏家的聲望。
改革開放初期,吳育紳就開展了與外界的藝術交流,他與來訪的美國中提琴家格雷厄姆建立了密切的個人交往,切磋琴藝,帶領學生觀摩演出和互動,讓學生們對國際先進的演奏技法有了感性認識,同時自己也有魄力地采用先進的演奏技法,在演奏理念上迅速得到提升,步行于中提琴演奏藝術的前沿。1981年到1983年,吳育紳在北京組織、指導并主持了三屆中提琴演奏會,參加者以吳老師的弟子為主體,來自中央音樂學院、解放軍藝術學院、四川音樂學院、在京各大專業樂團以及部隊文工團的學生、演奏員。演奏形式多樣,作品風格多樣,聲勢浩大,影響廣泛。演奏會上演奏了諸多中提琴經典作品,許多作品是國內首演,并介紹了一批當時不為國內所熟知的中提琴作品。演奏會上曲目的難度、廣度,演奏者音樂和技巧的表現,以及整體的規模和水平,都屬史無前例。演奏會促進了我國的中提琴教學,為我國中提琴藝術的發展注入了動力。
吳育紳是我國中提琴教育領域中的一代宗師。他的門下聚集了一大批中提琴學生,許多學生在很短的學習時期后就走上了專業道路。在北京的樂團中,他的學生比比皆是,有的甚至占到“半壁江山”,許多人成為樂團的中提琴骨干和聲部首席,還有許多學生走向了世界。吳老師教學注重示范和啟發相結合。他的示范非常精彩,令人陶醉,上他的課就是一種藝術的享受,同時,他對技術技巧的點撥又鞭辟入里。因此,學生們從他的課下來,沒有收獲和提高都難。當年樂譜奇缺,吳老師經常為學生手抄樂譜,我現在還保留著他犧牲午休時間為我手抄的貝多芬《F大調浪漫曲》、帕格尼尼《24首隨想曲》選曲等樂譜,都是移植為中音譜號的,這些樂譜飽含著他對學生濃厚、殷切的期望,由此可見他在培養學生方面的嘔心瀝血。20世紀80年代起,吳育紳在首都高校擔任客座教授,曾獲得2016年中國青少年音樂比賽北京賽區優秀教師獎和維也納國際音樂大賽2017年北京弦樂大賽優秀指導教師獎。
吳育紳主編了《中央音樂學院海內外中提琴(業余)考級教程》,這是我國中提琴史上的一件大事,前所未有地建立了一套中提琴社會教學的考評體系。吳育紳還編著有《中提琴中級練習曲25首》和《中提琴外國樂曲10首》。吳育紳以深厚的學養,從俄文原版翻譯了《中提琴藝術史》,這是蘇聯音樂家波尼亞托夫斯基1984年出版的最新研究成果。這部譯著豐富了我國中提琴藝術的理論建設,成為中提琴家們的案頭必備。
吳育紳還是一名馳騁三大棋類的奇才,大學期間獲遼寧省六棋手邀請賽并列第一,并有著能夠同時下三盤盲棋的絕技。吳育紳大學期間還獲得沈陽市國際象棋冠軍。1964年,非專業棋手的吳育紳加盟國際象棋北京隊,躋身于專業棋手參加了全國棋類錦標賽,賽出了好成績。1991年,首都文藝界圍棋聯誼會訪日期間,吳育紳接受日本超一流九段武宮正樹授五子的指導棋,取得勝利,驚動了日本圍棋界。
吳老師前年出版的回憶錄《琴棋春秋——我的音樂生涯60年》一書,成為音樂愛好者和棋類愛好者們的良師益友。吳老師走得很突然,但也很瀟灑。對于他來說,人生只是“一盤沒下完的棋”,從此,他在天堂繼續書寫那“琴音裊裊、棋風郎朗”的“琴棋春秋”。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
740)this.width=740"> 日木,羌族棰擊膜鳴樂器。又稱羊皮鼓。漢稱羌鈴鼓或羌族手鼓。流行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