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音樂學院2019年研究生科研項目立項公示
四川音樂學院2019年研究生科研項目立項公示表 | |||||
學校名稱:四川音樂學院 | |||||
序號 | 項目名稱 | 項目負責人 | |||
姓名 | 年級 | 院系 | 指導教師 | ||
1 | 川西林盤間鄉村風景道的實踐路徑研究 | 孟春羊 | 2018 | 美院 | 田勇 |
2 | BIM技術在現代化室內設計中的應用探索 | 張露漩 | 2018 | 美院 | 趙建國 |
3 | 當代山水圖式對少兒審美意識的影響研究 | 劉邵坤 | 2019 | 美院 | 唐殿全 |
4 | 藝術品民間鑒定法 | 楊堯 | 2018 | 美院 | 陳默 |
5 | 鄉土景觀的美學價值探析及應用 | 劉雨婷 | 2018 | 美院 | 唐毅 |
6 | 現代彩墨畫創作形式及策略的探索 | 任如雪 | 2018 | 美院 | 劉世華 |
7 | 教育戲劇對小學生共情能力的影響研究 | 宋秋彤 | 2019 | 藝術教育系 | 段必聰 |
8 | 四川清音進校園的社團建設研究 | 鄭子引 | 2019 | 藝術教育系 | 魏平 |
9 | “戲曲進課堂”十年:以類型化為基礎的研究述要 | 龍璽如 | 2019 | 藝術教育系 | 孫洪斌 |
10 | 三峽庫區音樂教育本土化變遷探究 | 范瑺 | 2018 | 藝術教育系 | 龔迅 |
11 | 古箏演奏體態語言的符號學詮釋 | 陳治宇 | 2018 | 民樂系 | 林怡 |
12 | 祥龍嫁歌對當代民族聲樂演唱的啟示 | 謝咚妍 | 2018 | 民族聲樂系 | 澤仁雍珠 |
13 | 音樂坊的模式探索——以文旅融合背景下的IP打造 | 劉桓宇 | 2019 | 聲樂系 | 劉正剛 |
14 | 川菜博物館數字化建設與理論研究 | 熊 睿 | 2019 | 數字媒體 | 林華 |
15 | 拉班動作原理在Hip-hop舞蹈律動教學中的應用探究 | 孟 光 | 2019 | 舞蹈學院 | 高小軍 |
16 | 定音鼓養護與調校的實用性研究 | 李喜洋 | 2018 | 現代器樂系 | 張忠 |
17 | 新世紀以來中國動畫電影在北美地區的傳播研究 | 梅語佳 | 2019 | 傳媒學院 | 王利劍 |
18 | 論弱傳播視野下嘻哈音樂的中國化傳播 | 劉雨蝶 | 2019 | 傳媒學院 | 包德述 |
19 | 媒介融合背景下香港電影的傳播模式探析 | 鄧肯 | 2019 | 傳媒學院 | 劉莉 |
20 | 川劇影視化傳播研究 | 劉宇超 | 2018 | 傳媒學院 | 王永剛 |
21 | 藝術傳播視角下短視頻版權問題探究 | 李柳佚 | 2018 | 傳媒學院 | 蔣曉麗 |
22 | 審美文化視野下羌族羊皮鼓舞傳承與發展研究 | 王倩 | 2019 | 藝術理論系 | 劉立云 |
23 | 審美視域下箏樂與茶道文化的互動性考略 | 伍欽 | 2019 | 藝術理論系 | 陳潔 |
24 | 民族志電影的審美文化形態探究 | 胡明明 | 2019 | 藝術理論系 | 格桑梅朵 |
25 | 南宋時期大足石刻的“世俗化”特點研究 | 黃東 | 2019 | 藝術理論系 | 王世才 |
26 | 比較藝術學視野下成都傳統文化傳播的探究 | 蔣博聞 | 2019 | 藝術理論系 | 趙崇華 |
27 | 樂器敘事——三種典型中國“樂器博物館”策展研究 | 鄒雨含 | 2018 | 音樂學系 | 楊曉 |
28 | 隋唐燕樂的傳播對亞洲各國的影響 | 丁樂 | 2018 | 音樂學系 | 羅天全 |
29 | 川劇魏派藝術傳承現狀調查 | 陳薪伊 | 2019 | 音樂學系 | 甘紹成 |
30 | 寧夏回族“山花兒”非遺傳人——馬少云 | 買小葉 | 2019 | 音樂學系 | 朱江書 |
31 | 現代作曲技法與當代藝術歌曲中詩樂結構之融合 | 肖悅 | 2018 | 作曲系 | 胡曉 |
32 | “非延音類樂器”與“延音類樂器”的音色轉化 | 鄭偌妍 | 2018 | 作曲系 | 郭元 |
33 | 論貝多芬晚期奏鳴曲中創作技法特征及其奏法特點 | 宗原 | 2019 | 音教院 | 劉培培 |
34 | “互聯網+”背景下線上鋼琴音樂教學之利與弊探索 | 李麗莉 | 2018 | 音教院 | 雍敦全 |
2019年12月16日 |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