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音樂學院院長王黎光談如何學好鋼琴
鋼琴作為樂器之王,同時也是最佳的音樂啟蒙樂器。它外形優美,琴聲悅耳動聽,深受家長和孩子們的喜愛。但隨著學習鋼琴的人數變多,大家學習鋼琴也似乎進入了一個“焦慮期”:為了使孩子未來能有更好的發展和更多的選擇,很多家長還沒充分了解鋼琴,看到別的家長讓孩子學鋼琴,其他家長們也急匆匆的跟著效仿。
對此,中國音樂學院院長王黎光提出了他的建議:
學鋼琴究竟是為了什么?中國音樂學院院長王黎光在采訪中說道:“我們要認識鋼琴,什么是鋼琴?學鋼琴最終要體現什么?是當作一種娛樂?還是追求?是想作為從業的目標?還是作為修養的一種提升手段。這些問題都要在學習鋼琴之前,有一個很正確很好的認識。”
王黎光院長提到的也正是現在普遍學鋼琴的亂象。許多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學習鋼琴,然后又放棄了,這對于家長來說,不僅是浪費了時間精力金錢,同時也是在消耗孩子的好奇心。學鋼琴之前,不僅要考慮孩子的意愿,父母也應該對鋼琴也有所了解,在孩子學琴之前做好規劃。
如果不是想讓孩子走專業,那可以把學鋼琴當作一種娛樂、放松解壓的方式,讓孩子輕松快樂的學習,這樣孩子在學到一門技能的同時也能被音樂熏陶,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藝術修養;
如果打算培養孩子走專業,就要更早的規劃,和孩子溝通商量學習計劃,和上課安排。走專業比不走專業難度大的多,對孩子的精神和身體也是一種考驗,家長也要付出的更多,所以對孩子抱著走專業方向的家長,更需要提前做好規劃。
關于條件
王黎光院長還提到:“學習藝術畢竟還是以技術層面為基礎的,所以它實際上還是對我們的生理上有要求。比如說我們的手型,手掌,手指等,都有一定的條件。但這個條件并不是絕對的。”
條件好固然是幸運的,它可以使我們學習音樂事半功倍。但如果要走專業,像王黎光院長所說的,條件并不是絕對的。走專業的話,條件好的確能省很多力氣;如果沒有條件,只要勤學苦練,不放棄對夢想的追求,那條件這一說,也就形同虛設,就像愛迪生所說的“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通往成功的道路,努力和勤奮才是最關鍵的。
關于基礎
在學鋼琴的道路上,打好基礎至關重要。學鋼琴打基礎就好比建房子先打地基一樣,地基是一棟房子的根本。如果不打地基,房子根本建不起來。學鋼琴也是一樣,如果沒有把最基本的樂理知識,指法手型等學琴基礎練好,后面的學習也將很難進行。王黎光院長也說:“藝術需要一個正確的演奏方法,如果沒有一個好的方法,彈奏的曲目越多,方法就越錯誤,表達的也會越發糾結。這就會很影響你的內心對美好的感受的一種表達和抒發。”
如何學好鋼琴
第一解決技術問題
第二解決人文問題
學鋼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學琴除了努力,堅持,天分之外,還有一些經常被人忽略,但卻很關鍵的點。那作為中國音樂學院院長的王黎光,他認為怎么樣才能學好鋼琴?學好鋼琴還有哪些條件呢?
王院長說:“如何學好鋼琴,這個問題不在于鋼琴本身,一定在學習藝術的同時,要把人文知識和你的生活體驗相結合。比如,有學生彈莫扎特,他的老師覺得這不是莫扎特,這就是人的主觀問題。我們實際是對藝術的主觀認識包括了我們對生活和對社會觀察之后的積累和沉淀,才表達的我們的主觀意識。”
所以 ,如何學好鋼琴的秘訣更準確來說,應該是打好基礎之后怎么更好的用情感表達我們要演奏的曲子。而我們學琴的途中偶爾顧此失彼,有時候過于執著技術而忘記了表達情感,抒發情感,忘記音樂本身就是情感的產物。王院長也提醒了我們,學音樂要回歸初心。
其實,不管是學音樂中的哪門樂器,王黎光院長說的都是適用的。我們既然選擇了音樂,就應該堅持,不忘初心。用一種單純的心態去享受音樂,抒發自己的情感,這樣才是我們學音樂的最終價值。愿大家與音樂相伴!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
740)this.width=740"> 納格拉,清代史籍中稱哪噶喇、奴古拉,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棰擊膜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