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曲學院表演系召開多劇種辦學十周年人才培養研討會舉行
11月8日,承繼四天展演余溫,我院隆重舉辦“中國戲曲學院多劇種辦學十周年人才培養研討會”,回顧和總結十年來多劇種人才培養規律、教學成果和經驗,以不忘初心、激勵學人、開辟未來,為辦好新時代的戲曲高等教育、賡續戲曲藝術、弘揚傳統文化而努力奮斗。此次研討會特邀了98歲高齡的中國戲曲學院榮譽教授、豫劇大師馬金鳳,我院專家鈕驃、趙景勃、張關正,河南省劇協副主席申小梅、西藏自治區藏劇團團長班典旺久、河北省劇協副主席彭蕙蘅、山西省太原市文聯副主席謝濤、陜西省戲曲研究院院長李梅,上海戲劇學院原副院長郭宇,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副所長鄭雷、孔培培,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副院長許翠,山西省戲劇職業學院戲曲系主任苗潔,山東藝術學院戲曲學院院長王文清,河南豫劇院副院長丁建英,揚州市揚劇研究所書記周壽泉,河南省曲劇團團長常松,吉林省吉劇團書記羅成金,表演系優秀校友、梅花獎獲得者代表顧衛英、肖笑波、張艷萍、劉雯卉,中國戲曲表演學會常務副會長李瓊、秘書長楊珍、秘書由芳馨,以及《中國演員》常務副主編高揚等專家、學者到會。
出席會議的還有北京舞蹈學院黨委書記巴圖,我院黨委書記龔裕,黨委副書記徐超,黨委宣傳部部長陳娟,教務處處長李剛、副處長張文振,藝術實踐處處長張堯,音樂系主任謝振強,我院教授謝柏梁、涂玲慧,表演系外聘教師代表陸煥英,表演系主任王紹軍,黨總支書記董昕,副主任蔣洪廣、衣麟,黨總支副書記李艷華、器樂教研室主任姚紅以及表演系教授劉小軍、蘇東花、董德光等,會議由表演系主任王紹軍主持。
黨委副書記徐超為研討會致辭,他首先對此次教學成果展演活動的成功舉辦表示祝賀,對于表演系多劇種辦學十年來取得的豐碩成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徐書記指出,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國家政策的引領和扶持,離不開學院黨委正確的決策和廣大師生的同心僇力,更離不開兄弟單位的大力配合,學院未來將圍繞特色藝術大學一流專業建設的目標和要求全力打造多劇種專業,力爭為戲曲劇種的傳承和發展,為戲曲藝術的復興貢獻更大的智慧和力量。
北京舞蹈學院黨委書記、我院原院長巴圖教授親歷了多劇種辦學的歷程,感慨良多。他談到,國戲作為全國戲曲高等教育的引領者和示范者,用十年的時間講述了一個故事,打造了一個現象,使很多地方劇種歷史性的納入到了高等教育的體系當中,第一次有了本科高等人才。十年的辦學實踐和取得的成果充分證明,當初多劇種辦學的決策是正確的。雖然辦學過程中頗多不易,但是多劇種人才培養在學院內涵發展上打開了一扇窗,拓展了學院劇種覆蓋面,使國戲的校園文化更加豐富多彩,使劇種文化更加全面多元,使劇種的研究也更為廣泛深入。作為高端人才培養的種子,這360多名人才回到地方,對于劇種發展的“撥火效應”將會非常明顯,由此也將反哺國戲的多劇種辦學,成為國戲守初心、擔使命的最好印證。
會上鈕驃、趙景勃、張關正三位專家就多劇種辦學分別談了各自的體會。鈕驃教授從學院歷史的親歷者、管理者以及多劇種辦學策劃者的角度,對多劇種人才培養進行了系統梳理,并向學院提議建立多劇種人才庫,發揚“一棵菜”精神,不僅要培養優秀的主演,還要培養好的配演,保證戲曲藝術的完整性;趙景勃教授建議學院建立劇種交流中心,將交流常規化、理論化,實現劇目、劇種表演技能、創作理念和方法等多方面的交流;張關正教授指出多劇種辦學是“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具體寫照。他希望培養學生能與科研性學習相結合,以京昆打底,研究出一套適合于各個劇種的教學方法,在提高表演水平、綜合素質的同時,保持和發展原劇種的個性和優勢。
在聆聽了諸位領導和學院資深教授的發言后,諸位客座教授、院內外專家、學者,以及梅花獎獲得者代表分別圍繞著“中國戲曲學院多劇種人才培養模式研究”、“探索符合地方戲曲特點的人才培養模式”、“‘新時代’戲曲(表演)人才的培養方向”、“劇團轉企機制下戲曲(表演)人才的培養目標”等議題各抒己見。大家一致認為多劇種辦學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工程,感念學院為地方戲曲人才培養所作出的努力。與此同時,專家、學者們還為今后多劇種辦學的方向及人才培養等問題獻計獻策,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學院黨委書記龔裕教授為此次研討會作了總結發言。他談到多劇種辦學是中國戲曲事業發展的一個縮影。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繼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戲曲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重視。尤其是近幾年,針對戲曲如此密集出臺戲曲文化傳承與人才培養的國家戰略和重大舉措,是戲曲教育史上的首次。在國家政策的指引和扶持下,戲曲藝術迎來了春和景明的大好時期。龔書記表示,多劇種辦學走過的十年首先要感謝黨和國家對于戲曲藝術的重視和扶持。此外,他還向各劇種藝術家、院內外的老師、多劇種專業的學生以及戲曲觀眾們表達了感謝。他指出,是一代又一代藝術家們的堅守才有了今天戲曲藝術的繁榮,才鑄就了我們的文化自信;是院內外的眾多老師們辛勤的付出才使國戲的多劇種辦學取得如此豐碩的成果;是各劇種的學生們克服了生活的壓力、高考的壓力,勤學苦練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績;是觀眾們的大力支持,才使得戲曲藝術得以傳播、戲曲文化得以傳承。國戲將以此次展演活動及研討會為契機,很好地總結過去十年的辦學經驗及不足,聆聽各位專家的高見,匯集各位學者的智慧,凝聚大家的心血,以此更好地促進我院多劇種戲曲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推動戲曲藝術的繁榮發展。
會后,領導、專家、藝術家們合影留念,研討會在一片熱烈的氣氛中圓滿結束!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