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音樂廳:雙簧管大師謝倫伯格與廣州交響樂團音樂會
廣州交響樂團2019/20音樂季【7】雙簧管大師謝倫伯格
時 間: 2019.12.06
場 館: 星海音樂廳-交響樂演奏廳
日期/場次: 2019-12-06 周五 20:00
演出時長: 大約90分鐘,以演出現場為準
入場時間: 以場館規定為準
演出詳情
指揮/雙簧管:漢斯約里·謝倫伯格(Hansjorg Schellenberge)
演奏:廣州交響樂團
演奏曲目
弗朗茨·約瑟夫·海頓:D大調第一交響曲
理查·施特勞斯:D大調雙簧管協奏曲,TrV 292
沃爾夫岡·阿馬德烏斯·莫扎特:降E大調第三十九交響曲,K.543
*具體曲目以演出現場為準
演出介紹
漢斯約里·謝倫伯格以雙簧管演奏家、指揮家、室內樂團創立人及教師身份長期活躍于世界樂壇,在國際比賽上獲獎無數。近年來,謝倫伯格的指揮事業蓬勃發展,頻繁受邀在世界各地擔任客席指揮。在此次與廣交的合作中,謝倫伯格將同時以指揮及雙簧管演奏家身份登場,演奏海頓《第一交響曲》、理查·施特勞斯《D大調雙簧管協奏曲》以及被尊稱為“天鵝之歌”的莫扎特《降E大調第三十九交響曲》。其中《D大調雙簧管協奏曲》是理查·施特勞斯垂暮之年的作品,這首協奏曲完全展現了雙簧管的特性優勢,樂曲樸實無華,卻蘊含著上乘的作曲及配器技法。
藝術家介紹
漢斯約里·謝倫伯格
作為優秀的雙簧管演奏家、室內樂團創立人、擁有豐富管弦樂演出經歷的指揮家和孜孜不倦的教師,漢斯約里·謝倫伯格在長期多元化音樂活動的國際職業生涯中,獲得極高尊重。
漢斯約里·謝倫伯格1948年生于德國慕尼黑。年幼時學習長笛,隨后師從雷根斯堡城市劇院雙簧管首席,學習雙簧管僅四年之后,于1965年獲得了全德青少年音樂大賽冠軍,隨后赴美國參加密歇根州因特拉肯國際音樂夏令營并獲得夏令營青少年音樂家比賽首獎。
21歲起,同時接受雙簧管名家曼弗雷德·克萊門特以及慕尼黑音樂學院指揮系教授簡·克希爾的指導。1971年加入科隆廣播交響樂團,1975年成為樂團雙簧管首席。隨后在代特莫爾德音樂學院分別跟隨赫爾穆特·文謝曼和梅爾廷·斯特凡尼繼續深造雙簧管和指揮課程。1977年9月起,經常受邀參加柏林愛樂樂團音樂會,并于三年后成為樂團雙簧管首席。
謝倫伯格曾奪得數個杰出國際比賽桂冠,包括1971年德國音樂學院比賽冠軍、1972年慕尼黑國際音樂比賽亞軍以及多個巴伐利亞與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的文化獎項。自1981年開始,連續十年在柏林藝術學院任教。1985年至1998年,在意大利錫耶納參與組織奇吉阿那學院音樂夏令營。1983年參與組建維也納-柏林室內樂團,1991年創建柏林海頓室內樂團。在柏林愛樂樂團任職期間(1980-2001),同時活躍在樂團教學工作前線以及在音像制作領域的管理工作(1983-1997)。
作為室內樂演奏家和獨奏家,他曾經與赫伯特·馮·卡拉揚、卡洛·瑪里亞·朱利尼、里卡多·穆蒂、祖賓·梅塔和克勞迪奧·阿巴多等著名指揮家同臺獻藝。近年來,謝倫伯格的指揮事業蓬勃發展,頻繁受邀在世界各地客席指揮佛羅倫薩音樂節管弦樂團、耶路撒冷交響樂團、瓦倫西亞管弦樂團、西班牙國家管弦樂團、東京NHK交響樂團、米蘭威爾第交響樂團和德國薩布呂肯廣播愛樂樂團等眾多優秀交響樂團。自2014年5月與西德廣播交響樂團成功合作首演后,漢斯約里·謝倫伯格與樂團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
謝倫伯格于2013年10月被任命為日本岡山愛樂樂團首席指揮。鑒于與樂團成功的合作以及對發展當地音樂環境和青年人才的推動作用,他的合同已延長至2022年。
此外,謝倫伯格與妻子,杰出的豎琴演奏家瑪姬特-安娜·希絲在合作超過二十年的時間里已成為一對炙手可熱的二重奏組合,并多次在德國和世界巡演,獨特的表演曲目深受廣大樂迷的熱愛。
2000年起,謝倫伯格在西班牙馬德里的索菲婭王后私立高等音樂學院開設小型的雙簧管大師班,學生都經過了嚴格篩選。該課程得到了來自西班牙女王的贊助和阿爾貝尼斯基金會的支持。
謝倫伯格已經在超過五十張錄音專輯中展現了自己卓越的音樂才華,并與所有大型唱片公司都有過合作。此外,他在1997年創立了個人音樂廠牌“康帕內拉音樂”,并為其錄制了大量各時代的經典音樂作品。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