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市文化館:“一人一藝”推進全民藝術普及
2018年8月,浙江省寧波市文化館組織的“一人一藝”杯舞王大賽區域PK賽在寧波市如期舉行,代表鄞州區“出戰”的邵鈳雨臨上場前突然哭了起來——背負整個團隊的榮譽,壓力讓她有點吃不消。她的指導老師連忙上前抱住她,給她打氣。“這孩子的實力很強,就是心思比較細膩,抗壓能力弱。所以,我想通過比賽推她一把。”藝夢為馬藝術中心負責人褚魯惠回憶起當時的情景,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果然,經過一次次比賽的磨煉,邵鈳雨在總決賽中表現優異,摘得“十佳”桂冠。當宣布比賽結果時,邵鈳雨所在的藝夢為馬藝術中心也同時被宣讀出來,褚魯惠聽到身旁很多家長開始議論:“這個機構很不錯呢,總得獎。”“我想把孩子轉到那里去。”……
褚魯惠聽得心里美滋滋的。回想起兩年前,藝夢為馬藝術中心的知名度在寧波市少兒舞蹈培訓機構中遠不如現在。褚魯惠說,除了因為注重品質建設外,還因為她們搭上了寧波市“一人一藝”社會聯盟的順風車。
2016年,寧波在全國率先提出了“一人一藝”全民藝術普及工程,通過整合資源方便群眾就近學習藝術知識、鑒賞藝術成果、掌握藝術技能。在全民藝術普及工程啟動之初,寧波設定了一個總目標:到2020年,實現全市藝術普及人口綜合參與率達到80%以上。
為了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全民藝術普及的積極性,“一人一藝”將資質好、水準高的文化藝術機構納入“麾下”,組成“一人一藝”社會聯盟,作為政府采購公共文化服務的“籃子”,并根據服務實效發放補貼,或作為下一輪政府采購的依據,由此實現以較少財政投入撬動海量閑置文化藝術資源的效果。短短數月間,30多家社會藝術聯盟成員單位先后開出寒假課堂、非遺講堂等公益課程百余期,參與群眾達數萬人次,如今,聯盟成員已經發展至100家。
其實,這是一個雙選的過程。一方面,寧波市文化館希望聯合具有專業藝術性的社會團體,將其納入“一人一藝”,他們把資質好、水準高作為社會聯盟招募的前提。此外,還考慮培訓場地、課程數量、面向人群等因素。另一方面,社會藝術機構也考慮能否借“一人一藝”全民藝術普及工程之東風,提升自身品質與知曉度。
第一批招募為社會聯盟單位的機構有32家,藝夢為馬藝術中心是其中之一。當得知被納入社會聯盟后,褚魯惠與其他30多家聯盟機構代表一起參加了寧波市文化館舉辦的“一人一藝”社會聯盟聯席會。“起初,大家都不是很了解,聯席會之后才明白自己要做些什么。”褚魯惠說。
寧波市文化館館長林紅給他們這樣闡釋“一人一藝”,它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尊重每個藝術活動的參與者,讓他們學有所成、學有所樂,才是大家努力的目標。“社會聯盟機構就應該做到與他們一起,實現這一目標。盡管我們力量微薄,但眾人拾柴火焰高。” 褚魯惠內心充滿了期望。
藝夢為馬藝術中心是一家少兒舞蹈培訓機構,面向的是青少年。加入“一人一藝”社會聯盟后,他們在常規課程之余,開設了公益課程,即啟蒙班。啟蒙班一周開設兩次,一期課程共計16次。“啟蒙班好比一個窗口,讓更多的孩子通過免費課程了解舞蹈。但是,免費卻不‘白費’。學員如果感興趣,還可以繼續報其他高級別的收費課程,從入門到提升之間可以自然銜接。” 褚魯惠說。此外,他們還免費租借白天的場地,供老年人使用。
5歲的小瑤便是啟蒙班的第一期學員,起初她興趣不大,沒想過學舞蹈,后來聽說機構有免費課程,她媽媽就去給她報了名,沒想到只是抱著試試的想法,卻收獲了驚喜。通過16次課程,小瑤逐漸喜歡上了中國舞,啟蒙班一結課,她就央求媽媽報了進階課程。
“都說做公益與營利相悖,其實不然。對于兼顧品牌形象與社會信譽的藝術培訓機構來說,做公益也是在進行品牌的塑造。” 褚魯惠信心滿滿地說,“我們要打造的品牌或口碑就是要讓孩子們在這里可以得到藝術的熏陶,放飛自我、施展天性。我想,這也是‘一人一藝’想表達的。”
記者手記
2015年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中提出“積極開展全民藝術普及”,將文化館的責任與使命重新進行了定位。面對角色的轉變,文化館人該拿出怎樣的答卷?
2016年,寧波以“一人一藝”在全國率先開啟了全民藝術普及的探索與實踐,他們通過社會化和數字化,使“一人一藝”真正落地。吸納資質好、水準高的社會藝術機構組建起社會聯盟,用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支持公益藝術教學,使百姓獲得真正的實惠。以互聯網為依托,建成了“一人一藝”云平臺,研發和整合千集慕課系列教學資源,梳理加工國家共享工程藝術資源并實現落地推廣,通過PC端、APP、微信端,使海量的數字文化資源觸手可及。
“要實現全民藝術普及,單靠文化館根本不可能。”采訪中,寧波市文化館館員的一番話似乎道出“一人一藝”在實現全民藝術普及的道路上開啟的是何種模式。
近100家社會聯盟、22家空間聯盟,構成了“一人一藝”的線下抓手,如同孫悟空的分身術,將聯盟單位化身為文化館的延伸,向全民藝術普及一起進發。
然而,聯盟單位作為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建設,也面臨如何找尋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最佳平衡點的問題。對政府來說,如何引導社會力量尤為重要。一方面,要保護他們的參與熱情,使之成為公共文化建設的有力補充;另一方面,要確保群眾從中獲得實惠,避免出現形式化、表面化的傾向。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