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對孩子有形成性格的力量
“音樂有形成性格的力量,因此應該把音樂引入年輕人的教育中。”~蘇格拉底
讓孩子從小學習音樂的父母一定知道他們投入了一筆非常好的投資。更有啟發性的是那些讓他們的孩子參加音樂和運動課程的父母,音樂家是一個音樂孩子是在兒童音樂家誕生之前培養出來的。
在音樂環境中,涉及整個兒童的基礎音樂經驗,心智、身體和精神,構成了發展過程的基礎,這就奠定了堅實的音樂基礎,以確保兒童在今后幾年中獲得更可持續的音樂發展。這種音樂基礎包括培養對這門藝術的真正熱情和動機,音樂鑒賞,聽覺敏銳,音高和節奏能力,運動協調和表現力。
作為一個學習領域,音樂是一個富有挑戰性的話題,需要堅持不懈和鼓舞人心。許多孩子在很短的時間內就開始了他們對音樂的追求,因為他們在音樂發展中“開始”,在上述任何一種音樂技能到位之前就開始學習演奏樂器。很明顯,孩子們很幸運,在接受正式音樂指導之前,能夠在音樂上得到培養,他們更有可能茁壯成長,并成功地演奏好樂器。
從幼兒時期開始,培養一個音樂兒童的器樂前指令應該早在嬰兒時期就開始,但在4-6歲時被帶到一個更高的層次。這些通常是每周一次的音樂培訓的游戲,讓孩子們以一種有趣和適合發展的方式參與進來。
必須建立下列發展領域:
1.聲樂發展-聲音是每個孩子所擁有的最重要的樂器。一個音樂的孩子應該會唱歌。
2.聽力發展-人類耳朵能夠處理信息,區分聲音來源和識別聲音的質量。它還管理注意力和焦點。一個音樂兒童將對這一重要的感官能力有很強的掌握能力。
3.運動的發展-靈巧和協調是很好地演奏樂器所需要的運動技能。那些曾經跳舞,并經歷過以各種方式使用他們身體的孩子們將能夠輕松地將同樣的技能轉移到樂器演奏上。當音樂在樂器上演奏時,需要有同樣富有表現力的身體運動來支撐。一個音樂兒童在通過身體表達他的音樂時會放松和無拘無束。
4.簡單的器樂演奏能促進手感協調和音高聯想-同時閱讀音樂和演奏的技巧是許多音樂家面臨的挑戰。一個年幼的孩子可以通過使用簡單的旋律樂器來做好準備,比如木琴或木鐘。
5.音樂合奏作品-音樂是一種與他人一起演奏時最令人愉快的社區藝術形式。不同的任務需要不同水平的音樂合奏能力,不同能力的孩子可以一起演奏和創作“復雜”的音樂。音樂課上的合奏機會也促進了音樂的專注和自信-這對音樂家來說都是很重要的特點。
6.音樂素養-如果孩子開始學習音樂符號并把它們放在音樂背景中,那么讀、寫音樂就像做游戲一樣容易。這可以從4歲就開始對孩子進行訓練。
7.學習音樂風格和體裁、作曲家、樂器和音樂術語-這些都是拓寬音樂兒童視野的知識。
為了完成所有這些,每周的培訓應該至少60分鐘,最好包括家長或照顧者在培訓中陪伴孩子。為了讓每個孩子得到足夠的關注。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