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劇院:中國廣播民族樂團中秋音樂會
中國廣播民族樂團中秋音樂會 【開票】
演出時間:2018.09.22
演出劇場:音樂廳
演出時長:約120分鐘
日期/場次:2018.09.22 周六 19:30
指揮 王甫建
上海民族樂團藝術總監、指揮,并于2005年至2014年間同時兼任樂團團長。亦是中央音樂學院指揮系教授。
1985年在北京指揮中央音樂學院青年民族樂團率先推出民族音樂現代作品音樂會,首開民族樂隊演奏現代作品之先河,對中國民族音樂的現代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曾多次率團出訪歐、美、亞諸多國家和地區,廣泛演出中國民族音樂專場音樂會并深入介紹中國音樂文化獲得廣泛的贊譽。與此同時,亦創作柳琴與樂隊《柳依》,編配改編《歡樂歌》、《新編五梆子》等作品,均成為樂團的保留曲目。
在其“以創作帶動演出,以創新推動發展”的理念推動下,上海民族樂團2006年開創了自己的音樂演出季模式,策劃推出了一系列大型民族音樂會,如《上海回響》、《錦繡中華》、《大音華章》,以及《絲竹雅韻》、《飛花點翠》、《土地、人與生命的贊歌》等等,受到廣大音樂愛好者和社會各界的高度贊譽。
演出團體 中國廣播民族樂團
中國廣播民族樂團是成立于1949年的國家級樂團,是中國廣播藝術團所屬的五個分團之一,具有極高的藝術水準和管理水平,歷史悠久、成就卓著,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中國廣播民族樂團擁有近百人的演奏編制,氣勢恢宏。六十多年來,在我國著名的指揮家、作曲家彭修文先生的積極倡導和不懈努力下,率先確立和奠定了以弓弦、彈撥、吹管和打擊樂為基礎的中國民族管弦樂隊基本構架,為民族交響樂隊不斷的發展和完善,使之更加科學做出了重大貢獻。當今中國廣播民族樂團的樂隊基本構架模式已經被國內外許多民族音樂專業樂團廣泛參照或采用。
六十多年來,中國廣播民族樂團以豐富多彩的藝術實踐,形式多樣的演出給人們帶來鼓舞、激勵和美的享受。許多創作和演奏的作品已經成為常演不衰的經典保留曲目。樂團演奏和錄制了幾千部(集)的電影、電視、廣播、磁帶、CD等等,為我國的廣播電影電視事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六十多年的藝術成就中,樂團培養和造就了眾多藝術家,不斷涌現出著名的指揮家、作曲家、演奏家,深受國內外觀眾喜愛。
中國廣播民族樂團作為中國民族音樂著名藝術品牌,中國民族文化的象征,以其超乎尋常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向世人展現了中國歷史和文化的豐富內涵。奏響亞洲和歐美,先后出訪世界7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增進與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和友誼,為中國民族文化藝術走向世界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卓越的貢獻。
曲目
民族管弦樂《月兒高》 古曲 彭修文 編曲
民族管弦樂《良宵》 劉天華 曲 劉晨晨 編配
民族管弦樂組曲《七彩之和》 張朝 曲
《青·月亮歌》(哈尼)
《黃·山之歌》(朝鮮)
《綠·風之歌》(蒙)
京劇《天韻》 楊乃林 編曲
獨唱:董飛
——中場休息——
民族管弦樂《采茶調》 常平 編
板胡與樂隊《在那遙遠的地方》 劉源 曲
板胡獨奏:姜克美
民族管弦樂《大地深情》 唐建平 曲
女聲二重唱與樂隊《天涯共此時》 王甫建 曲
民族管弦樂《龍躍東方》 劉長遠 曲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