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西安:為秦腔藝術培育新一代傳承人
“感謝孩子們的辛勤排練和精彩表演,感謝老師們的諄諄教誨,感謝西安秦腔劇院與西安市藝術學校為秦腔事業發展做出的努力,也請大家相信,曲江新區管委會將一如既往地支持秦腔事業!苯眨谖靼彩兴囆g學校寬敞的排練廳里,面對眾多秦腔小演員和小演奏員精彩的學年匯報演出,陜西省西安市曲江新區管委會副主任顧育英動情地說。
“零成本”學習秦腔
去年,在西安市委及曲江新區管委會的大力支持下,擁有易俗社、三意社兩家百年劇社的西安秦腔劇院聯合西安市藝術學校開設了秦腔表演、器樂演奏六年制秦腔幼苗委培班。該委培班通過“實踐派”與“學院派”的強強聯手,為秦腔藝術培育新一代傳承人。
“自從來了救星共產黨,洪湖的人民重見太陽”,2017年5月15日,在委培班的招生啟動儀式上,一段秦腔《洪湖赤衛隊》贏得了久久的掌聲。30多年前,正是憑著這段秦腔演唱,如今的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西安秦腔劇院副院長兼三意社社長侯紅琴成功考進了西安市藝術學校!扒厍话l展目前最大的瓶頸在于人才后備力量不足。”侯紅琴表示,如今的教學條件是當年無法比擬的,希望秦腔幼苗能在自己母校與工作單位的合作中受益,并成為未來的秦腔“新梅”。
2017年9月1日,經過3個多月的精心挑選、層層考核,116名(其中秦腔表演86人、樂器演奏30人)優秀小學員最終從1000多名適齡報名者中脫穎而出,成為寄托著多方希望的委培班成員。為了秦腔“苗子”能夠心無旁騖地學藝,西安秦腔劇院推出了一系列學費減免和獎勵政策,學生基本可實現“零成本”完成6年學業。據西安秦腔劇院董事長兼總經理雍濤介紹,在校6年期間,學員的學費、食宿費、課本費、練功服等均由西安秦腔劇院承擔;另外,根據西安市藝術學!秾W生獎學金發放辦法》,品學兼優者每學年還能獲得獎學金;學生畢業時,成績合格者由西安市藝術學校統一頒發中專文憑,西安秦腔劇院將擇優錄用。
要傳戲更要育人
“秦腔幼苗委培班是目前西安市藝術學校中學員進步最快、表現最好的一個班。”在今年7月舉辦的委培班第一學年匯報演出上,西安市藝術學校校長行軍營贊賞了孩子們的刻苦精神,希望學員們保持這一進步態勢,并加強文化課學習,為自身成長營造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對學生的培養,絕不能僅僅是單純的技藝傳授,更要傳德行、傳品行,方能讓學生健康成長!庇簼f。據悉,一年來,委培班除了為學員們開設腿功、毯功、唱念課以及視唱練耳、器樂專業課外,還注重對學生進行全方位培養,并通過月考的形式加強教學成果檢驗。西安秦腔劇院和西安市藝術學校對學員培養共同把關,聘請優秀的秦腔藝術家承擔一定量的教學工作。與此同時,委培班自成立以來受到了眾多秦腔界知名人士的關注,秦腔表演藝術家李愛琴多次來學校了解孩子們的學習情況,深切感受到“孩子們進步太快了”。此外,侯紅琴、惠敏莉、張濤等秦腔“梅花”也多次來校觀看學員們的月度匯報演出,不斷鼓勵孩子們取得更好的成績。
“在這批學生身上能看到秦腔的新希望,希望西安秦腔劇院與西安市藝術學校能夠合作培養出一批綜合素質硬、業務水平高的新生代秦腔藝術家。”西安市曲江新區管委會主任姚立軍表示。
“以戲促功”育新秀
西安周至縣被稱為“戲窩子”,是秦腔藝術的一方熱土。在這里除了有一家享譽全國戲曲界的縣級秦腔劇團——周至縣劇團外,還有著被稱為“秦腔藝術人才搖籃”的周至縣藝術職業學校(以下簡稱“周至藝校”)。建校40年來,周至藝校培養出各類藝術人才3000多名,畢業的學員遍及西北各地,在不同藝術團體發揮才干,包括李淑芳等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何紅星等國家一級導演,以及趙巧苗、何粉莉、馬喜蟬、鄭金蓮、郭金芳、陳超武等如今多個省市秦腔劇團的“中流砥柱”。
近年來,針對秦腔人才培養,除基本的身段、把架課及教學劇目訓練外,周至藝校特別注重“以戲促功”,大量排演實習劇目,并把學生送進相關文藝院團進行舞臺實踐鍛煉。
“弦歌不斷聲聲遠,事業如棋局局新。”周至縣藝術職業學校校長張新宇表示,從1978年開始,周至藝校的前輩們篳路藍縷,始終擔負著弘揚傳統文化、傳藝育人、振興秦腔、文化強縣的歷史使命,孕育了秦腔戲曲藝術教育的文化綠洲。周至藝校在國家、省、市各級各類少兒秦腔大賽中的獲獎學生達300多名,他們畢業后散布于陜西、甘肅、青海、新疆,唱紅西北各地。如今的周至藝校辦學條件得到極大改善,師資力量不斷壯大,必將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