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音樂學院原創交響樂組曲《渭北風云》為建黨97周年獻禮
2018年7月1日晚,由我校科研處長、馮勇教授創作的大型交響樂組曲《渭北風云》首演藝術中心音樂廳并為學校慶祝建黨97周年獻禮。音樂會由西安音樂學院陜西愛樂樂團演出,我校90后畢業生、現留學德國的青年指揮馮格靈子執棒。
《渭北風云》是以發生在陜西省境內的革命故事為原型素材,通過交響音樂講述了革命先驅賈拓夫、汪峰、習仲勛、張秀山等革命家在渭北的崢嶸歲月中可歌可泣、悲壯感人的故事,跌宕起伏的交響音樂讓現場觀眾感受到陜西在既往革命斗爭中的歷史貢獻,也藉此而致敬革命家們豐功偉績的緬懷之情。
五個樂章的交響組曲以革命進程的標志性事件“渭華煙雨”“夜奔長武”“風華照金”“南梁突圍”“逐夢中華”而展開音樂的敘事,并在敘事之中間插抒情性的大開大合段落。在音樂素材上,組曲分別以五個鮮明的地方音樂主題為展開基礎,帶有陜西紅色基因傳承與地域文化的鮮明指向相對應。五個樂章彼此自成樂篇,但又相互呼應而聯綴成整體。《渭華煙雨》帶有序曲而展開音樂故事背景的呈示特點,歌唱性曲調與現代性多調手法相協調,將故事的氛圍簡明呈現;《夜奔長武》帶有主題定位而展開的意味,快速的音流將“奔”向革命洪流的音樂形象展現開來;《風華照金》是交響組曲的轉折和展開樂篇,它將視野拉寬,速度變化也較多,主題的多樣變化為其“風華”標明了形象;《南梁突圍》再次回到激戰的革命現場,旋律的長線條與伴奏織體的短平快形成對比;《逐夢中華》是組曲的升華篇章,將革命戰爭歲月與之后的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鋪展開來,音樂更為舒展、飽滿、明亮,以“合”的語境和恢弘的聲響展現出作品對新時代和“中國夢”高遠境界的陳述。
總而觀之,《渭北風云》的選材好,它抓住了陜西革命歲月的特性文化符號,具有鮮明的地域指向性;交響曲的視角好,它將渭北大地的抗戰以宏大的交響樂而來表現,絕佳地展現了歷史敘事與情感抒懷的恢弘氣魄;交響曲的敘事發展手法巧妙,它選取了特色音樂主題,將其運用現代多調式、泛調性手法而予以綜合呈現,將古今中外音樂手法融為一體,充分發揮了交響樂博大包容的音樂特長又在濃淡對比之中展現或緊張或舒展、或奔放或躊躇的情懷,聽來令人振奮,催人奮起,將回響、頌揚革命的風云歲月與當下干勁勃發的時代語境相協調,是一部音樂敘事與豪情抒懷的新品力作。
《渭北風云》作曲:馮勇
指揮:馮格靈子
演奏:西安音樂學院陜西愛樂樂團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