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流動少年宮”下鄉為鄉村孩子送歡樂
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做好少年兒童健康成長工作,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和諧幸福,關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大局。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要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高度重視農村義務教育,辦好學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網絡教育,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要實現這些目標,我們需要解決優質教育資源不足、區域配置不均衡的問題,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向農村、薄弱學校、貧困地區、困難群體傾斜。2017年,區群團活動中心積極發揮橋梁紐帶作用,落實關愛扶助和校外教育的職能職責,牽頭“五大關愛行動”中的“流動少年宮”活動,借助社會各界資源,精心設計活動載體,積極創新活動方式,全面覆蓋我區40個鎮鄉街道,打造主題鮮明、寓教于樂的“五大服務項目”,即溫暖進校園、歡樂大游園、名家進校園、藝術進校園和科技進校園,把優質校外資源帶到貧困山區學校,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已逐步發展成為我區的一項暖心工程、愛心工程。
“流動少年宮”走遍全區
2017年,“流動少年宮”首場進校園活動選定在五通鄉中心小學。五通鄉位于開州區西南部,距離開州城區約60公里,當地主要從事農業種植業,年輕勞動力大多外出務工,該鄉不少孩子都是留守兒童。
當天,區群團活動中心組織開展以“助力精準脫貧·播種藝術夢想”為主題的“流動少年宮”進校園活動,為該校200多名學生贈送學習和體育用品,同時邀請區書法家協會、區美術家協會、區音樂家協會成員教授學生書法、國畫、舞蹈等藝術課程,并帶領孩子們開展生動有趣的游園活動,開拓孩子的視野和興趣。
活動結束時,200多名學生一邊喊著“老師好”,一邊不約而同地向他們彎腰敬禮,并期盼他們下次再來。
區群團活動中心工作人員茍倩告訴記者,山里的孩子特別珍惜活動中獲得的獎品,哪怕是一支水彩筆或一塊橡皮擦,都讓孩子們高興不已。因此,他們更覺得將優質教育資源送到偏遠小學意義重大。
2017年,由區群團活動中心打造的“流動少年宮”,借助社會各界資源,精心設計活動內容,全面覆蓋我區40個鎮鄉街道,開展了48場活動,全方位關愛孤兒、困境兒童、留守兒童,讓他們從中體驗快樂、鍛煉能力、提升自我、學有所獲。
五大特色活動讓孩子受益
區群團活動中心主任楊毓紅介紹,“流動少年宮”活動包含五大內容,一是溫暖進校園,為困境兒童、孤兒、建卡貧困戶家庭、城鄉低保戶家庭兒童送來學習和生活用品;二是歡樂大游園,帶領孩子們開展生動有趣的游園活動;三是名家進校園,由開州區著名書法家、畫家和文學家為孩子們帶來書法、國畫、寫作等藝術鑒賞課程;四是藝體進校園,由青少年宮優秀藝術老師為孩子們帶來水粉、舞蹈、跆拳道、手工制作等藝術課程;五是科技進校園,由科技志愿者帶領孩子們通過有趣的實驗學習聲光電力相關知識。豐富多樣的活動,形式新穎有趣,讓孩子們既能玩得開心,又能有所收獲。
2017年10月,“流動少年宮”科技進校園活動,走進溫泉鎮樂園小學,為學校345名學生帶來了一場無人機飛行表演。多架無人機在操作手的控制下,緩緩升空,伴隨著發動機的轟鳴,無人機在空中盤旋,時上時下,在飛越學生人群的頭頂上空時,引得孩子們陣陣尖叫。
“今天有什么新知識?”“又有什么新奇玩意兒……”2018年月,應樂園小學的申請,區群團活動中心將2018年度“流動少年宮”首場進校園活動定在了樂園小學。活動當天,天空雖然下著瀝瀝細雨,孩子仍然和工作人員打成一片;即便只有一面之緣,孩子依舊玩得興高采烈……他們徜徉在書法、科技、國畫等知識的海洋中。
校長譚剛告訴記者,自從上次科技進校園之后,學生們十分高興,一直期盼著下一次。這樣的活動對學生啟發很大,讓他們的好奇心被調動起來。以前寫作文“我的夢想是什么”大多都集中在老師、警察等職業,現在他們還想從事無人機特技、機械師、舞蹈、跆拳道……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