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音樂學院獲得2021年ISCM世界新音樂節舉辦權
2018年5月25日,上海音樂學院當代音樂周與廣西藝術學院中國-東盟音樂周共同獲得了2021年ISCM世界新音樂節的舉辦權。我院當代音樂周藝術總監、作曲系副主任溫德青教授負責此次申辦工作,并參加了在北京現代音樂節的ISCM答辯會。
ISCM是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Contemporary Music的簡稱,即國際當代音樂協會,1922年成立于奧地利薩爾茨堡,是世界上第一個旨在提升、傳播、交流當代音樂的協會。目前擁有82個成員,遍布五大洲。第一屆世界新音樂節1923年在奧地利薩爾茨堡舉辦,之后每年在不同國家舉行,可謂音樂界的“奧林匹克”。ISCM不僅要求舉辦者具有一定的經濟實力與舉辦大型國際音樂活動的豐富經驗與組織能力,要求更多的是世界一流的當代音樂演奏條件、舉辦地優良的人文環境,并能按照公平民主的原則選擇代表現代精神的優秀作品,融合國際性與民族性,秉承男女平等意識,包容音樂審美的多樣性理念,同時還有義務幫助不發達國家與地區現代音樂的發展、傳播與交流等等。
鑒于ISCM在世界上的重要影響力,借國家“雙一流”學科建設與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設的契機,上海音樂學院應該在這一世界級的重要平臺上占有一席之地,獲得話語權。
上音以當代音樂周的名義,于2018年3月份提出申請加入ISCM,希望成為會員,并爭取申辦2021年世界新音樂節暨第14屆上海當代音樂周。
2018年5月21日,在北京ISCM全體會員會議上,ISCM全體代表一致通過上海音樂學院以上海當代音樂周的名義成為ISCM上海Section會員。自此,我院不僅取得了可以申辦世界新音樂節的權限,而且每年的世界新音樂節,上海ISCM可以遞交6部音樂作品,ISCM世界新音樂節組織者必須最少選奏一部作品,并錄入ISCM數據庫,會員擁有進入ISCM數據庫和網絡的權力。ISCM也有義務宣傳會員的音樂活動,對于會員所組織的各類當代音樂活動,ISCM還可以申請提供資金贊助。
角逐2021年世界新音樂節主辦權的有上海音樂學院上海當代音樂周、廣西藝術學院中國-東盟音樂周和希臘代表團。最終,上音與廣藝聯合申辦成功。
2021年世界新音樂節主題為“Fusion”(融合),將在9月17-20日上海舉辦10場音樂會,21-24日南寧舉辦10場音樂會,此外還有系列講座、論壇、會議等。上海以國際化與現代化的管弦樂、歌劇、電子音樂、現代合唱、室內樂為特色,南寧則以管弦樂、東盟傳統音樂與現代音樂、現代少數民族器樂、現代民族器樂與室內樂為特色。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