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原創(chuàng)音樂劇《大釗先生》在北大百年紀念講堂首演
“你是一個樵夫,從黎明到黃昏。手中拿著斧頭,在懸崖上揮舞,獨自走在崎嶇艱辛的山路……”28日晚,北京大學原創(chuàng)音樂劇《大釗先生》在北大百周年紀念講堂首演。該劇深情演繹了李大釗先生為勞苦大眾奔走、為理想信念奮斗犧牲的壯志情懷。
這部音樂劇是北大慶賀建校120周年的系列活動之一,由北大師生編劇、導演和出演。劇目選取了李大釗面對絞刑架這一時點為切口,重述歷史、鋪陳情感,串聯(lián)起李大釗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經(jīng)歷與思想。劇中塑造了多類人物,有迷茫的副官、愚昧的群眾、單純的學生……他們都從李大釗身上汲取力量,獲得成長,成為革命的火種。
在絞刑架前從容辯論、大義凜然,在校園告訴學生什么是“青春”,在工地鼓勵工友反抗壓迫,在紫丁香樹下與妻女溫情脈脈、生離死別……一曲曲或深情或激昂的樂曲,一聲聲飽含濃厚愛國情的訴說,讓觀眾看到一個穿著長衫、溫厚的北大師者,一個堅定的共產(chǎn)黨人,是如何定義青春、為救國救民而求索直至凜然赴死。
“真理之光照耀大地,信仰之花花開不敗。”“只要有人還信著主義,我就還活著……”在演出現(xiàn)場,熱烈的掌聲一次次響起,震撼的演出讓一些觀眾潸然淚下。當劇末《國際歌》響起時,觀眾們都加入了合唱,群情激昂。
“通過這次演出,我覺得自己真正走進了大釗先生的內(nèi)心,更深切地感受到他精神世界的崇高和對信仰的堅定。”李大釗的扮演者、北大藝術學院音樂劇研究中心學生蔡鵬說,“作為青年的我們,應該多看看這個民族來時的路,就會在今天更有擔當和責任。”
該劇導演、北大藝術學院音樂學系主任周映辰介紹,這部作品在創(chuàng)作中廣泛征求了意見建議,先后修改了10多稿。“大釗先生用熱血譜寫了一首關于青春的詩篇,值得永遠吟誦。我們希望能把他對時代的關心完美展現(xiàn)給觀眾。”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