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音樂學院首屆彈撥樂藝術周拉開帷幕
018年5月11日19:30,由浙江音樂學院主辦、浙音國樂系承辦的“浙江音樂學院首屆彈撥樂藝術周”于浙音標準音樂廳正式拉開帷幕。
本屆彈撥樂藝術周涵蓋了古琴、古箏、琵琶、揚琴、柳琴、中阮、三弦等多種彈撥樂器,旨在展示與探討彈撥類樂器的相關教學成果及最新學術發展動態,是一場包含器樂演奏、教學、音樂創作與學術研究四位一體的全方位、多視角的音樂盛宴。
古箏、京胡與大鼓《夜深沉》
古箏:王琦 京胡:丁東瀾 大鼓:楊振東
古箏、京胡與大鼓演奏的京劇曲牌《夜深沉》作為開場曲目,剛柔并濟,三者對話,生動再現虞姬與霸王刻骨銘心的情感。按滑技巧與顆粒質感的快速撥奏輪回交替,古箏的獨特氣質與魅力展露得淋漓盡致。彈指間,亦剛亦柔。
《絲路駝鈴》
領奏:賈真珍
伴奏:柳琴:謝舒瑩、薛倩
小阮:袁楨慧、郭怡靜
中阮:王一童、舒欣雨
大阮:王紫茵、殷天鄭宇
大提琴:金韻言、商廣昊、曾培雯
低音提琴:趙喆
打擊樂:楊振東
《情思》
演奏:于海英
指揮:周杰
伴奏:張詠音、申玉晶、趙喆、
韓慧慧、商廣昊、陳鑫瀅、金沁、
魏世鶯、陳浩、李淼、黎正濤、蔣慧
18弦伽倻琴《春雪》
演奏:鄭鎮(韓國)
此曲利用伽倻琴的獨特音色,讓人聯想起早春二月白雪皚皚的村莊。清晨以清幽的弦律表現,平和氣氛以民謠風格的樸素旋律開始,然后慢慢發展為華麗的快板。表達神器景觀的琴聲,讓人聯想起飛舞的雪花,反復的詼諧節奏可以讓人聯想起孩子們的冬季游戲。表達快樂場面的時候,節奏明顯加快達至高潮。
民俗音樂《散調》
演奏:陳旻辰(韓國)
散調是一種器樂獨奏曲,意思是曲調松散,它起源于神房曲,同時吸收了板所利的節奏而形成。最早的散調是伽倻琴散調,其后又出現了玄琴、大芩、奚琴、篳篥、牙箏等等散調。散調是各種曲調和長短的藝術結晶。它的長短一般以晉陽—中摩力—中中摩力—快摩力的演奏順序,從慢到快,最后再演奏一段松緩的旋律,以緩解緊張的音樂氣氛。不僅如此,每個長短里也使用了緊張和放松的音樂對比手法,以此來調動聽眾的激情。
《龍船》、《云雀》
演奏:田偉寧
伴奏:謝琪、王一童、陳鑫瀅、黎正濤、趙喆
古琴獨奏《流水》
演奏:徐君躍
古箏獨奏《儂》
演奏:劉樂
鋼伴:周杰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吳儂軟語,文秀江南。此曲是劉樂初到杭州時為七聲弦制箏與鋼琴而作,取材自典型的評彈音調,通過多樣化的處理及變奏,呈現生動的景致:時似小橋流水、時似雨滴荷塘,宛若春風拂柳、亦如墨彩江南。同時在傳統聲韻中融入了具有時尚氣息的和聲與律動,意在凸顯當代江南的繁華風尚,用古韻今聲的形式來融匯連接傳統與現代印象,盡展江南大美神韻。此曲入選2017年國家藝術基金資助作品。
琵琶獨奏《云想花想》
演奏:吳玉霞
鋼伴:金麥克
曲終收撥當心畫,琴音之中現真情。品與品之間訴說的是傳統音樂的風華,是與現代多媒體穿越時空的對話;弦與弦之間吟唱的是不同國家的言語,是多層次多角度的研討交流。絢爛奪目之后的沉淀與吸收,在事必盡善的信仰之下,文化的跨界結合,國樂教育定能走出一條錦繡之路!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