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音樂學院第十三屆學生歌曲創作比賽決賽暨頒獎音樂會舉行
3月29日晚19:30分,“四川音樂學院2017-2018第十三屆學生歌曲創作比賽決賽暨頒獎音樂會在四川音樂學院小音樂廳成功舉行。作為作曲專業學生藝術實踐課堂的一部分,此次比賽為作曲學生們搭建起了一個互相交流和學習的平臺。
本屆比賽收到參賽作品86部,經過專家組成的評委會認真審評之后,最終共有10部作品在決賽中參演。四川音樂學院院長林戈爾教授也出席了當晚的決賽暨頒獎音樂會。決賽暨頒獎音樂會由作曲技術研究所主任宋名筑教授、作曲系系主任楊曉忠教授、聲樂系系主任江向東教授、歌劇合唱系系主任唐竹雅教授、作曲系副系主任郭元教授、作曲系肖崗教授、作曲系昌英中教授組成的終評評委組對作品進行現場打分。
本屆比賽堅持貫徹了黨的文藝方針,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弘揚時代主旋律,并展示出21世紀大學生風采。當晚演出的作品也形式多樣、題材豐富、個性鮮明、且演出效果好。劉睿昕的作品《月下獨酌》獲得一等獎。作品采用了京劇過門中的二黃原板為主題,通過各種板式串聯,以求模仿京劇中的一些樂器和唱腔的特點。付昀祎的《那條巷子》和王蕓萌的《沙漠空靈》獲得二等獎。《那條巷子》采用了川劇特有的“牛筋調”曲牌,將川劇鑼鼓經元素滲透在朗朗上口的童謠中,為聽眾描述了一幅巴蜀娃娃童年的圖畫;《沙漠空靈》則希望在空寂、遼闊、無染、無擾的情況下,找回清純本真的自我,情隨物動,神隨物游。臧靜的《我不知道風》、朱珈希的《無題》和夏士杰的《暮山溪•梅》獲得三等獎。《我不知道風》根據徐志摩抒情詩《我不知道風是在哪一個風向吹》而作,將詩意化為音符娓娓道來;《無題》的作曲者將表示男與女、唱與念、前句與后句的各聲部交織,并將其唱詞交錯;《暮山溪•梅》從宋代詞人曹組的詞作中獲得靈感,由女高音唱出梅花的孤芳自賞,以表現曹組對其命運的惆悵之感。
此次比賽很好地鍛煉了參賽者,他們不僅僅要創作,還要組織演奏者排練-修改-演出。通過比賽,他們既展示了自己的作品,又了解到一部作品從幕后到臺前的全部過程。這些都是非常寶貴的創作實踐經驗。
院長林戈爾教授也對此次音樂會的作品作了點評,并希望同學們再接再厲,創作出更優秀更精彩的作品。這次音樂會的成功舉辦更離不開作曲系學生會同學們盡心盡力地提前做好各項工作,他們布置會場并維護現場秩序,保障了音樂會的順利舉辦。四川音樂學院2017-2018第十三屆學生歌曲創作比賽決賽暨頒獎音樂會的成功舉辦,為我院學生歌曲作品的創作搭建了的舞臺,預示著我們每一位作曲者的美好未來。期待下一屆比賽會有更多高水平的作品的出現,為更多的學生作品搭建起交流與展示的平臺。
等次獎獲獎作品名單
等次 作品 作者
一等獎 《月下獨酌》(京劇生腔) 劉睿昕
二等獎 《那條巷子》(童聲合唱) 付昀祎
《沙漠空靈》(男中音、女中音二重唱) 王蕓萌
三等獎 《我不知道風》(混聲合唱) 臧靜
《無題》(男女二重唱) 朱珈希
《暮山溪•梅》(女高音獨唱) 夏士杰
優秀獎 《霧起時》 李肖昀
《母親》 朱瀛
《折桂令 春情》 鄭嵐方
《將進酒 君不見》 彭美楊
表演獎獲獎作品名單
等次 作品 主要演出人員
一等獎 《月下獨酌》(京劇生腔) 黃阿羅、王乙安
二等獎 《那條巷子》(童聲合唱) 杜娟、朱姝、張彤彤等
《沙漠空靈》(男中音、女中音二重唱) 朱璐、孫荷媛、董浩楠
三等獎 《無題》(男女二重唱) 馬鑫鑫、朱玲玉、連家杰
《我不知道風》(混聲合唱) 臧靜、劉睿昕、楊明等
《霧起時》(男中音獨唱) 崔揚、李肖昀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