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湖南藝術節“田漢大獎”獲獎名單
上圖:10月29日,演員在表演歌舞《萬紫千紅百花開》。
上圖:10月29日,演員在表演舞蹈《挑鹽古道》。
10月29日晚,第六屆湖南藝術節在株洲閉幕。民族歌劇《英·雄》等10臺劇目獲得“田漢大獎”。
與往屆相比,本屆藝術節增設了專業聲樂類、專業小戲類兩個專業門類的比賽,更凸顯了全省藝術創作的整體水平。根據專家評審、組委會審定,專業舞臺藝術類中,民族歌劇《英·雄》、花鼓戲《桃花煙雨》、昆曲《烏石記》、京劇《梅花簪》、民族歌劇《陳家大屋》、花鼓戲《耀邦回鄉》、陽戲《侗山紅》、舞劇《馬桑樹下》、音樂劇《袁隆平》、民族歌劇《田壟之上》等10臺劇目獲得“田漢大獎”;皮影戲《人魚姑娘》獲田漢特別獎;話劇《十八洞》、祁劇《向陽書記》等10臺劇目獲田漢新劇目獎;花鼓戲《真情花開》等10個小戲獲田漢小劇目獎。
此外,評選出田漢單項獎153個。美術書法攝影類、群眾文化類、文化創意類均對獲獎作品進行了表彰。
第六屆湖南藝術節10月11日開幕。10多天來,共展演專業舞臺劇目48場、群文舞臺作品24場,展出美術書法攝影精品480多件、文化創意產品2000多件。所有演出都以低價票或免費開放的形式向群眾開放,進入劇場觀看演出的觀眾達5萬余人,在線參與藝術節的達620萬人次。
第六屆湖南藝術節獲獎名單
一、專業舞臺藝術類
民族歌劇《英·雄》、花鼓戲《桃花煙雨》、昆曲《烏石記》、京劇《梅花簪》、民族歌劇《陳家大屋》、花鼓戲《耀邦回鄉》、陽戲《侗山紅》、舞劇《馬桑樹下》、音樂劇《袁隆平》、民族歌劇《田壟之上》10臺劇目獲田漢大獎。
皮影戲《人魚姑娘》獲田漢特別獎。
話劇《十八洞》、祁劇《向陽書記》、祁劇《火種》、湘劇《田老大》、花鼓戲《長輩》、湘劇《玉龍飛馳》、花鼓戲《山鄉工匠》、漢劇《帥孟奇》、花鼓戲《甜酒謠》、花鼓戲《這方水土》10臺劇目獲田漢新劇目獎。
花鼓戲《真情花開》等10個小戲獲田漢小劇目獎。
張林枝、劉鍔、歐陽覺文、張滴洋等81人分別獲田漢劇作獎、田漢導演編導獎、田漢音樂獎和田漢舞美獎。
楊立新、金冬妮、劉光明等72人獲田漢表演獎。
二、美術書法攝影類
張雯、羅東曉等10人的美術作品獲齊白石美術獎;劉小平、李正良等10人的書法作品獲齊白石書法獎;谷桂生、曹秀等10人的攝影作品獲優秀攝影作品獎。
三、群眾文化類
《我的家鄉坳上灣》等16個節目獲“三湘群星獎”音樂類金獎;《相框里的爺爺》等12個節目獲舞蹈類金獎;《寸土不讓》等6個小戲獲戲曲類金獎;《一封舉報信》等2個節目獲曲藝類金獎;《山坳里響起鋼琴聲》等5個節目獲少兒組金獎。
《情醉花燈》《日頭出來曬楊家》等93個節目、小戲獲“三湘群星獎”銀獎和優秀獎。
《“六月六”民俗文化節》等31個項目獲項目類三湘群星獎。
王曉峰、馬芳等31人獲三湘群文之星。
四、文化創意類
湘軍文創《霸得蠻》系列等9個項目獲文化創意產品一等獎。
《菊花石香器》系列等20個項目獲文化創意產品二等獎。
《創意榫卯結構首飾盒》等30個項目獲文化創意產品三等獎。
《歸福》文創產品設計系列等20個項目獲大學生創新創意獎。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