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上海國際藝術節參演節目交響舞樂《蝶戀傳奇》
2018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參演節目
國家藝術基金大型舞臺項目
交響舞樂《蝶戀傳奇》
時間: 2018-11-11 14:00 周日
地點: 復興中路1380號
場地: 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主廳
演奏:上海交響樂團
指揮:景煥
曲目:
賈達群:交響序曲·巴蜀隨想,為大型交響樂團 (1996/2018) 10 分鐘 (世界首演)
賈達群:交響舞樂·蝶戀傳奇,為大型交響樂團 (2017-18) 65 分鐘 (2018 國家藝術基金大型舞臺創作項目,世界首演)
*演出曲目以現場為準
(本場音樂會無中場休息 )
作曲家介紹:
賈達群,作曲家、理論家,中國第五代音樂家群體在創作、理論和教育諸領域中富于創造和開 拓精神,成果豐厚,并具有國內外影響力的代表之一。現為上海音樂學院作曲與作曲理論二級教授, 博士生導師;上海音樂學院賀綠汀中國音樂高等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兼 任中國音協理論委員會副主任、音樂分析學學會常務副會長;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基地(中央音樂學 院音樂研究所)學術委員;《音樂研究》《音樂藝術》《音樂探索》等學術期刊編委。
創作并出版數十部各種體裁和風格的音樂作品及十幾篇(部)有關音樂創作和分析的論文與著 述。作品《弦樂四重奏》1991 年獲日本“第十二屆 IRINO 室內樂國際作曲比賽”大獎,《蜀韻》被 評為“20 世紀華人經典”,《回旋曲》《龍鳳圖騰》《兩樂章交響曲》《巴蜀隨想》等在國家級作曲比賽 中獲獎;出版個人音樂作品專輯唱片 3 張(Naxos,2015,2016,2017)。
論文《結構對位》獲教育部第五屆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2009)、《結構分析學導引》 獲中國音樂金鐘獎理論銀獎(2011);專著《結構詩學》獲教育部第六屆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三等 獎(2013);出版有關音樂理論和分析的學術專著兩部:《結構詩學》(2009)和《作曲與分析》(2016)。 其它相關獎項還有:“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1996),美國亞洲基金會、古根海姆基金創作 研究獎(2005),教育部“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指導教師獎”(2007),寶鋼優秀教師獎(2008),上 海市優秀文藝人才獎(2010),上海市育才獎(2014)等。并持續獲得諸多國內外的音樂創作委約, 完成上海市教委科研項目兩項(《結構分析對我國新世紀音樂創作的核心價值》(2007)、《音樂的觀 念及其形式化程序》(2015)),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一項(《音樂結構:形態、構態、對位以及 二元性》(2015)),以及國家藝術基金大型舞臺音樂創作一項(《交響舞樂·蝶戀傳奇》(2017-18))。
賈達群曾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藝術學科評議組第五、六屆成員(2003-2015),全國藝術專業研究 生教育培養指導委員會委員(2005-2015),上海音樂學院研究生部主任(2001-2014),上海音樂學院 學科辦主任(2008-2014),浙江音樂學院(籌)副院長(2014.10-2016.03)。
曲目介紹:
關于《巴蜀隨想》
作品使用四川當地的語言音調作為最初的主題創意,并融合了川劇的一些音 調素材作為全曲的音高材料,通過對這些材料的各種變形和發展構建了這首單樂 章的交響序曲。作品通過極具張力和色彩的管弦樂音響,力圖表達作曲家對巴蜀 深厚的文化積淀和純樸的民風俗情之感受,以及對故鄉的熱愛。本作品根據作者 1996 年為大型交響樂團而作的同名作品重新改寫而成。
關于《蝶戀傳奇》
作為一種跨界的音樂體裁,“交響舞樂”既具有純音樂的交響特征,同時具 有與舞蹈、戲劇結合的可能。交響舞樂《蝶戀傳奇》的創作將以音樂來敘事情節, 用音響來展示舞蹈的韻律、節奏和姿態,并以獨立的音樂形式進行表演和傳播。 作品根據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以虛擬的情節敘事分為如下 11 個段落: 引子—春光蝶舞—水鄉江南—書院同窗—田園夏景—梁祝情深—祝家招親—迎 親紅轎—訴怨哭墳—化蝶飛升—尾聲。整部作品旋律優美、情感深厚、色彩斑斕、 結構完整;有著清晰的情節敘事、強烈的戲劇張力和形象的舞蹈語匯,具有極強 的可聽性和藝術感染力。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