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劇院:“豎琴大師與國交·古典與傳承”中國交響樂團音樂會
“豎琴大師與國交·古典與傳承”中國交響樂團音樂會 【開票】
演出時間:2018.11.04
演出劇場:音樂廳
演出時長:約120分鐘
日期/場次:2018.11.04 周日 19:30
指揮 演出團體 曲目 購票說明 胡詠言
現任北德國家愛樂樂團首席客席指揮,包頭交響樂團藝術總監,中央音樂學院樂隊學院創建者(原院長/藝術總監),同時也是耶魯大學兼職教授(被授予2016十三位優秀教授-總統獎)。
縱觀指揮家胡詠言的職業生涯,他與眾多白金銷量唱片的藝術家們都有著碩果累累的合作,其中包括:馬友友、帕爾曼、漢德克思、卓克曼、郎朗、Charlotte Church(英國歌星)、 Nana Mouskouri (希臘歌星)、 Mark O'Connor (美國鄉村提琴手)與 Doc Severinsen (美國小號手)村治佳織(吉他)等眾多著名藝術家。
胡詠言在今年九月成功與底特律交響樂團合作在紐約林肯中心費舍音樂廳演出著名作曲家葉小綱古根漢獲獎作品音樂會,受到業內外高度的贊揚與好評。
2010年9月,胡詠言同海內外著名的梅蘭芳京劇團以及一代京劇大師梅葆玖先生合作,同加拿大艾德門特交響樂團在加拿大巡演。這是近年來同北美文化交流具有深遠意義的重要事件。
2009年,胡詠言執棒青島交響樂團赴美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華盛頓肯尼迪中心巡演。《華盛頓郵報》特此為其精彩的演出給予高度的評價,尤其是樂團在胡的帶領下,深動地詮釋了美國作曲家伯恩斯坦的作品和中國著名作曲家葉小綱的琵琶協奏曲,給觀眾留下特別美好的印象。
胡詠言還擔任北京現代音樂節的音樂總監,這是他回國后同北京現代音樂節藝術總監,著名作曲家葉小綱的合作,今年已走入了音樂節的第十一個年頭,為開拓和推廣新音樂,繁榮創作和國際交流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得到了來自社會與專業領域里的高度肯定和支持。
胡詠言還曾和國際上許多著名的樂團合作,如法國國家交響樂團,倫敦皇家交響樂團,美國好萊塢樂團等以及新加坡,中國臺灣和中國香港的樂團。近年來胡在德國同許多樂團和歌劇院合作,如呂貝克歌劇院,基爾歌劇院和漢堡交響樂團等。胡詠言還同中央電視臺“為中國喝彩”欄目合作,分別在美國,英國,巴西,希臘等國家通過電視向廣大海內外電視觀眾介紹中國的文化和藝術家,廣泛地得到好評和贊譽。
胡詠言畢業于中央音樂學院并在1986年年深造于耶魯大學和紐約朱麗亞音樂學院(畢業于碩士學位)。他具有豐富的藝術想象力,體現在各種制作,從古典音樂,歌劇到音樂劇,電影音樂乃至路演的安排,以及其創新精神,深受聽眾喜愛。
胡詠言曾任上海廣播交響樂團(現上海愛樂樂團)音樂總監和首席指揮,還曾于1995年至2000年、1993年至1998年,分別擔任過美國明尼蘇達州德魯斯交響樂團、納布拉斯加州林肯交響樂團這兩個交響樂團的音樂總監與指揮。他還擔任過前中央樂團(中國國家交響樂團)的首席指揮,并分別帶領中央樂團第一次訪問韓國和中國臺灣以及帶領上海交響樂團作歐洲巡演等演出活動。
2004年應母校中央音樂學院邀請創辦亞洲第一所樂隊學院(研究生院)/EOS樂團,這是一所專門培養國內樂隊表演人才的機構。EOS樂團\中央音樂學院樂隊學院在胡詠言的領導之下,從小到大,現已初具規模,已畢業的藝術碩士是中央音樂學院總和的一半,學生的就業率近乎百分之一百,它的教學理念是用音樂點亮人生,EOS樂團除了在北京音樂廳每年舉行音樂季,還在國家大劇院定期舉行周末音樂會,普及古典音樂,已成為國家大劇院一個深受聽眾歡迎的品牌。近年來在國家大劇院成功演出的全部馬勒交響樂系列受到業內和觀眾的廣泛好評。
2011年起,EOS樂團舉行了“Umusic”活動,請大學生走進音樂廳。為此每年有十幾所高校學生參與觀看演出,至目前為止已有近萬名學生得益于古典音樂的熏陶;EOS還在各個大學,包括香港的大學路演和講演,普及音樂,深受青年人追捧和喜愛。2012年在胡詠言倡導下以政企學合作模式,在上海老碼頭舉行夏季音樂節,為市民舉行免費音樂會,同時還為上海的中學生樂團免費培訓,得到了社會的一致認可和近百個媒體的關注與報道。目前EOS在胡詠言倡議之下正在同北京郊縣十幾所民工子弟學校合作,創建音樂彩虹計劃,為民工子弟學習音樂,享受音樂開創條件和建立學習計劃(將借鑒紐約朱麗亞音樂學院預科學院模式)。
胡詠言出生于上海的一個音樂家庭,父母都曾是上海交響樂團團員,他從小同外祖父學習小提琴。他的兩個伯父也喜歡音樂,都分別在國立音專學習圓號和聲樂;而他的大伯父曾是魯迅的學生,跟隨夏衍走入文化圈,成為在三十年代上海一位才華橫溢的編劇和導演,而其夫人就是著名電影演員龔秋霞;胡的大姑胡蓉蓉則是中國第一位跳芭蕾舞之先驅和當時的電影童星。解放后任上海舞蹈學校校長和上海芭蕾舞團團長,是開創中國芭蕾舞先河的重要人士,并在芭蕾舞《白毛女》擔任重要的編導之一;她還創作了芭蕾舞《雷雨》等具有國內外影響力的作品。
演出團體 中國交響樂團
中國交響樂團是在原中央樂團(1956年成立)基礎上更名組建的國家樂團,直屬于文化和旅游部。下設交響樂隊和合唱團,還包括北京音樂廳。
老一輩著名指揮家李德倫、韓中杰、嚴良堃為樂團藝術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之后,著名指揮家陳佐湟、湯沐海等也為樂團藝術水平的提高做出了貢獻。中國交響樂團藝術顧問吳祖強,首席指揮李心草、榮譽藝術指導譚盾、榮譽指揮湯沐海、首席客座指揮邵恩、特邀指揮陳燮陽。
樂團擁有一大批優秀的演奏家,在演奏大量西方經典音樂作品的同時,注重中國作品的創作與推廣,鋼琴協奏曲《黃河》由樂團創作并首演。近年來,樂團又推出《龍聲華韻》、《聆賞經典》系列音樂會,贏得中外觀眾的廣泛贊譽。
作為國家樂團,中國交響樂團還擔負著重大國事及外交活動中的演出任務,如“美麗中國 光榮夢想”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5 周年音樂會、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文藝晚會、“信念永恒”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音樂會、 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一次杭州峰會文藝晚會“最憶是杭州”、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揚帆未來”文藝晚會“、博鰲亞洲論壇”“、APEC 峰會”、青島“上合峰會”等,精湛的技藝和出色的表現贏得各國政要的一致贊譽,為國家贏得榮譽。樂團曾與世界著名音樂家合 作,如:指揮家卡拉揚、奧曼迪、小澤征爾、羅日杰斯特文斯基、普拉松等,演奏家大衛·奧伊斯特拉赫、梅紐因、斯特恩、穆特、 呂思清、馬友友、郎朗、李云迪等。
樂團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堅持藝術為人民的服務宗旨,常年活躍于基層一線,從人民群眾火熱的生活中汲取創作養分,創作了一大批謳歌時代、謳歌英雄、謳歌人民的藝術精品。同時,樂團作為文化使者,足跡遍及歐洲、亞洲、澳洲、北美洲等主要國家和地區。以音樂傳遞友誼,溝通彼此,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樂團現任領導:黨委書記馬俊英、團長兼黨委副書記張藝、黨委副書記兼副團長鞏保江、副團長兼紀委書記李振清。
曲目
《科里奧蘭》序曲,op.62 貝多芬 曲
豎琴協奏曲 格里埃爾 曲
家庭交響曲 理查·施特勞斯 曲
豎琴:薩維爾‧德‧梅斯特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