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山西藝術節文化藝術論壇首場活動舉行
今日,首屆山西藝術節文化藝術論壇的首場活動“藝術的力量”,在山西省圖書館報告廳舉辦。論壇由首屆山西藝術節組委會主辦,山西文化宣傳教育中心、山西省圖書館、山西釋藝文化交流有限公司聯合承辦。
論壇邀請國內4位著名藝術家、評論家作為主講嘉賓,分別是華東師范大學現當代藝術研究中心主任韋天瑜、西安美術學院副院長賀丹、上海喜瑪拉雅藝術中心文化總監趙松和上海大學藝術研究院副院長、上海大學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李曉峰,并邀請昊美術館副館長、著名藝術批評家杜曦云擔任論壇學術主持。各位嘉賓圍繞“藝術在城市建設發展中的重要性”等議題作了主旨演講和互動交流。
藝術引領城市創新,主講嘉賓圍繞藝術與城市展開深入探討。韋天瑜的演講題目是《海上城望》,主要圍繞黃浦江濱江改造和世博園區雕塑項目展開。在《藝術在城市建設發展中的重要性》的主題演講中,李曉峰表示,什么是城市名片?不是紙的、水泥的、鋼鐵的,最具含金量的是文化名片,古今中外概莫如此。文化歷史名城離不開文化藝術名人,趙松在《藝術,賦予城市靈魂》的發言中表示,歷史,讓一個城市厚重,文化,讓一個城市豐盈,而藝術,賦予一個城市靈魂。世界上有魅力的城市,都是有靈魂的;當代藝術的特征突破空間、材料的界限,引發更多的思考與想象,是追求藝術與日常生活的融合。藝術對城市里的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城市的空間更美、生活更美,城市中的人就更有想象力和創造力。
此外,將在9月28日揭幕的“藝術山西”精品展覽上展出的畢加索、達利、米羅3位藝術大師的作品,在論壇現場首次驚艷亮相,給論壇嘉賓帶來“意外的驚喜”。這些由奧地利莫比烏斯藝術基金會提供的經典藝術藏品將和更多國內外藝術巨匠的作品一起在“藝術山西”上驚艷亮相。
嘉賓建言
華東師范大學現當代藝術研究中心主任韋天瑜
文化遺產不能坐吃山空
文化遺產不能坐吃山空,對于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的文化藝術遺產,要有保留有傳承地發展,既要展示山西的厚重,更要讓人們看到當代的山西。以著名設計師貝律銘的兩個設計為例,法國盧浮宮前的玻璃金字塔和蘇州經典園林旁的蘇州博物館,都是將當代藝術極好地融入歷史文物之中,使之更有魅力。
在城市建設中,應該為藝術家的創作留下自由的空間,但是規劃一定要預先設定。以美國芝加哥為例,由于提前對城市建設制定好了方案,此后幾十年一直按照這一規劃進行建設,使得城市能夠呈現出整體的風貌。
上海大學藝術研究院副院長、上海大學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李曉峰
用藝術賦予城市新的生命
藝術是一座城市最好的文化名片,山西的厚重文化和多樣的藝術,一直吸引著人們。但是,反對用一個護欄強硬地隔開人們與藝術品。作為文物大省,應該以更藝術、更文化的方式來保護。
而在城市建設方面,歷經推土機、起重機時代,現在的城市建設應該進入發動機時代。用藝術賦予城市新的生命,改變的不僅僅是城市的風貌,更多的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他們的生活方式、生活品質,都將因為藝術而獲得極大的改變和提升。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