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歌詞創作大師班”開課·著名作曲家曉光、宋小明、王曉嶺、任衛新等擔任主講
七月中旬的珠海,多雨。陽光總是從一場又一場驟雨后透出耀眼的光芒。7月18日至21日,來自香港、澳門、北京、廣東、貴州、湖南、湖北、河南、四川、黑龍江、浙江、廣西等地的歌詞作者、音樂人230多學員集結珠海,參加由珠海市委宣傳部、廣東省音樂家協會指導,珠海市文聯、香洲區文聯主辦,珠海市音樂家協會、香洲區音樂舞蹈家協會承辦的,由中國頂級詞作家曉光、宋小明、王曉嶺、任衛新主講的公益文化項目——“珠海歌詞創作大師班”,近距離感受大師教誨,盡享歌詞創作藝術盛宴。
連續四天,學員們有幸聆聽由從北京遠道而來的中國著名詞作家曉光、宋小明、王曉嶺、任衛新的集中授課,學習歌詞創作理念與技巧,了解歌詞創作背后的故事。整體課程圍繞歌詞創作“如何聚焦時代、拓寬視野,進一步提高藝術創作水平”這一主題展開論述與研討,具有很強的思想性、審美性、實踐性和文學性,大師們從不同側面、各俱特色地講述經典名曲的創作過程,悉心傳授歌詞寫作經驗,并在互動環節對現場學員作品進行點評。
7月18日上午在報告廳舉行了隆重的開班典禮。出席典禮有廣東省音協、珠海市委宣傳部、市文聯、市音樂家協會、香洲區文聯的領導以及嘉賓和全體學員。一開場,珠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王小勤女士在歡迎辭中向前來授課的四位著名詞作家表達了誠摯的敬意,向來自各地的歌詞作者、音樂人表示了熱烈的歡迎,并向與會人員介紹了珠海悠久的歷史、發展的現狀。特別提出具有浪漫情懷和音樂氣質的珠海,有著源遠流長的文化脈絡,容閎、楊匏安、唐國安、蘇曼殊、唐滌生等名人在中國近代史中所產生的影響力由遠至今。同時提出近年來珠海歌曲與音樂創作取得的新成果與不足。廣東省音樂家協會金旭庚駐會副主席代表省音協向本次大師班的舉辦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預祝開班成功。
廣東省音協駐會副主席、秘書長金旭庚致辭
珠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王小勤在開班典禮上講話
珠海市文聯主席馬融主持開班典禮
“要了解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你才能選擇自己在音樂潮流中的位置,才知道如何去寫好歌詞”
大師班開班典禮后,首先開講的是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音樂文學學會主席、著名詞作家、詩人、編審曉光。以“中國歌曲百年”為題,從“歌曲是一門大眾藝術”談起,曉光老師分六個時期重點講述了中國歌曲近一百年的發展歷程:從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初中國新音樂萌芽時期,二十世紀三十、四十年代新音樂運動時期,二十世紀五十、六十年代新音樂運動蓬勃發展時期、“文革”十年的全面停滯倒退時期,改革開放后新音樂運動發展與騰飛時期作了清晰的歸納與詳盡的講解,史料豐富詳實,語言嚴謹生動,宏觀而系統地對中國歌曲發展歷程進行了闡述。通過眾多史料的舉例,曉光老師提出:中國歌曲的發展歷史與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緊密相聯、息息相關;歌曲的生命力是強大無比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歌曲,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審美,經得起時間與人民檢驗的歌曲才是經典;要了解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你才能選擇自己在音樂潮流中的位置,了解今天人們的情感需求,才知道如何去寫好歌詞。比如:《義勇軍進行曲》《黃河大河唱》《我們的田野》等歌曲就是經得起時間與人民檢驗的經典作品。
接下來,7月18日下午在學員作品點評中,曉光老師分別對三篇學員的歌詞作品進行了分析。
曉光老師講課中
“主旋律歌曲的創作,需要做到寫人言、真言與美言,并要經得起拍巴掌和拍板磚”
7月19日的大師班是中國音樂文學學會常務副主席、文化策劃人、音樂人、國家一級作詞宋小明的主場。
宋小明老師以主旋律歌曲創作為課題,開篇就帶出了“新三言二拍”這一觀點。他所說的“三言”即指人言、真言、美言,其中人言是指眾人之言、一家之言、角色之言;真言是指真情實感、真知灼見、真材實料;美言是指語言之美、文學之美、閱讀和歌唱之美。“二拍”即指拍巴掌、拍板磚,說的是好作品要拍巴掌去贊賞,差作品要拍板磚去批評。
對于“眾人之言”這一提法,宋小明老師認為歌詞是靶子,緊扣靶心而為,是收斂文學;而詩歌則是箭,發散思維,比較隨意。眾人之言的歌詞,就是要讓更多人去傳播。對于“一家之言”的提法,就是指作者要有創作個性,形成自己的創作風格,作者只有構成風格、開拓風格,才能站住腳。對“角色之言”,主要是強調了解歌唱者,也就是了解歌中抒情主人公的身份。例如《那就是我》歌中主人公是海外游子;《亞洲雄風》是申辦奧運的普通百姓。“真言”則指真情實感是基礎,真材實料要從生活中來。
宋小明老師在課程中多次強調說真話,寫主旋律歌詞一定要“不假”,要將真情實感積累發酵,從而做到“大題材出自小情感”,細微處才見真情,也就是從極度的抽象到極度的具象。例如,《你是這樣的人》。同時,宋小明老師強調真材實料必須要從生活中來。例如,他舉例《天下鄉親》一歌,歌詞從淮海民謠中來,講述淮海戰役中老百姓對解放軍的付出,寫得情真意切。宋小明老師還提出,歌曲是生命,詞是靈魂。有生命的東西,不一定有靈魂。不好的歌也有生命,但生命是短暫的。現在的歌曲產大于銷,網站管理很多時候看點擊量,不足點擊量三五天就下去了,生命短暫。歌詞如果沒有人欣賞,也很難廣為傳唱。
接下來,當天下午在學員作品點評中,性情直率的宋小明老師表達了自己多方面的見解。
宋小明老師講課中
“把歌詞寫好,需要認識歌詞寫作的規律,需要過審美關和語言關,需要獲得歌詞之外的學養”
7月20日,大師班開班的第三天是中國音樂文學學會副主席,國家一級編劇,我國著名文化項目策劃人、撰稿人、詩人及歌詞作家任衛新的主場。
任衛新老師以“把詞寫好”為題,通過舉出的一連串音樂故事,向學員們闡述了寫好歌詞的四大方面。
一是寫好歌詞的前提是認識歌詞,懂得歌詞寫作的規律。歌詞的語言是質樸的、直白的,甚至是有鋪墊的。它從民間到殿堂,首先是歌唱性的,其次才是文學性的,始終是唱的語言——這是歌詞的本真與生命力所在,也是讓歌曲活躍在舞臺生態上的前提。
二是歌詞必須具有獨特思維的意義。歌詞創意,從某種意義上決定了它生命力的所在。從獨立思考出發,處理一個題材要經過否定之否定,才能使作品做獨到、新穎、具有創意。
三是歌詞的語言是活的語言、生動的語言,有沖擊力的語言,比如流傳的民歌,往往情感大于文字。但是現實的狀態是許多歌曲迷失在語言的誤區,回避生活本質,追求語言的非準確性,時常被概念所束縛。好的歌詞,應當有質樸的語言,并由此產生有高貴情感、有生命力量的“大思維”作品。
四是寫好歌詞必須要培養深厚的學養,即人文素養。說到歌詞的寫作往往是越小越難寫,越短越難寫。任衛新老師以自己多年寫作的經驗對歌詞歸納了這樣四句話:“短而不短,淺而不淺,白而不白,滿而不滿”。說的是:文字雖短,含義豐富;形象淺顯,道理深厚;語言直白,但不蒼白;文字要給音樂留有空間。同時提出歌詞作者不要專門為寫歌詞而寫歌詞,可以嘗試學習寫作文賦。
在當天下午的作品點評階段,任衛新老師用一組感人的實例和故事重點講述了寫作歌詞一定不可背離道德良知。
任衛新老師講課中
“歌詞寫作者要深入生活,要成為語言的大師,要以智慧作為寫作的引領”
7月21日,第四天的 "珠海歌詞創作大師班"為陸軍政治部戰友文工團藝術指導、一級編劇、中國音樂文學學會副主席、中國音協《詞刊》主編王曉嶺的授課主場。
王曉嶺老師開篇贊賞了珠海這座城市環境的美好,對今年5月在珠海揭曉的“一帶一路”海洋歌曲全國征集活動加以了充分的肯定。緊接著,他以此類歌詞為例對當代歌詞的寫作提出自己的看法。認為,歌詞作者最重要的一點是要成為語言大師,遣詞造句要有一定的深意涵義,要有共性也有個性;可以從平白如話的民間語言中提煉出有韻味的歌詞,并使之出神入化。他認為,歌詞大家喬羽先生的作品形成了自己語言風格、特色,最終成為一種歌詞流派,難以復制。我們需要繼承與創新,以智慧為引領而收獲好的歌詞。
跟隨“一帶一路”海洋歌曲的理念,王曉嶺表示,音樂乃至文學藝術是特殊產業,最重要的還是需要人才的匯集和觀念的聚攏。珠海這座美麗的城市應該有它相適應的音樂文化,音樂歌曲藝術的創作一定會推動珠海成為更加具有人文情懷的城市。王曉嶺建議,珠海的音樂人可以多創作以海洋文化為主題的作品,打造一個以海洋歌曲創作為中心的音樂創作基地。
下午,王曉嶺老師為三位學員的歌詞作品進行了現場點評。
王曉嶺老師講課中
通過“大師班”四天的教學,主講嘉賓各具思想風范,各有作詞心得,各講作詞絕招,或旁征博引,或慷慨激昂,或諄諄善誘,或高屋建瓴,或言辭犀利,或平靜淡然,開闊了大家的視野,啟迪了大家的心智,每人各有所得,紛紛言說受益非淺。學員們則受益匪淺,學習到的不僅僅是歌詞創作與欣賞的具體方式方法,更多的是跳出藝術技巧的范疇,做一個豐富的思想者與藝術的實踐者;去了解歌曲發展與時代發展相關聯的歷史;去貼進生活、深入人性,創作具有生命力的歌曲。
四天來,學員們始終精神飽滿,積極認真,非常珍惜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大家聽課守時守紀,課堂討論發言踴躍,課間交流喜悅輕松,真正體會到了向大師們學習的重要。特別是通過學習,學員們對如何進行“主旋律”歌曲的創作收益良多,對大師們提出的要面對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去“寫出真情、寫出風格、寫出美好”的歌曲,有了全新的認識,充滿信心。同時。學員們對能夠因為參加“大師班”相聚珠海這座有著浪漫氣息與音樂氣質的城市而深感榮幸!也為珠海開放的文化胸懷點贊!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