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大劇院:中國古代詩詞歌曲講演
嶗山藝術講堂——《中國古代詩詞歌曲講演》
演出單位: 伯鶴
演出城市: 青島
演出地點: 青島大劇院-多功能廳
演出時間: 2017-10-07 19:30
演出票價: 40元,
演出介紹
講座名稱:《中國古代詩詞歌曲講演》
主講人:伯鶴
講座時間及場地: 2017.10.7 多功能廳
主講人簡介:
伯鶴,上海歌舞團獨唱演員,旅美抒情花腔女高音,上海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音樂學院文學學士、美國夏威夷大學音樂碩士。曾任美國夏威夷歌劇院獨唱演員,夏威夷中國文化中心藝術總監、上海戲劇學院音樂劇系外聘教師。善于運用中、英、意、德、法、西、拉丁文等演唱不同風格的藝術歌曲及經典歌劇。曾多次成功與意大利西西里交響樂團、美國夏威夷皇家劇院、夏威夷歌劇院、夏威夷青年交響樂團、法國卡納克歌劇節等國際院團合作,主演歌劇《弄臣》、《蝴蝶夫人》、《玫瑰騎士》、《波希米亞人》、《蝙蝠》、《女仆當家》等,主演音樂劇《羅密歐與朱麗葉》、《西區故事》、《國王與我》等。曾獲“意大利貝利尼國際聲樂比賽”第四名、“加拿大國際藝術家比賽”第一名等多個國內外獎項,在海內外成功舉辦多場獨唱音樂會及聲樂講座,擔任第十屆海峽兩岸大學校園歌手邀請賽評委。中國音樂報、環球星島日報、香港《陽光》雜志、美國Star-Advertiser日報等多家海內外媒體專訪“伯鶴——從亞洲走向國際舞臺”。2016年美國夏威夷州政府向女高音歌唱家伯鶴頒發“杰出藝術家及中美文化使者表彰”,檀香山市政府于2016年1月31日定為“檀香山伯鶴日”。
講座大綱:
隨著傳統文化的回歸,近年來傳統詩詞開始重新受到人們的關注。然而當代人對詩詞的體驗,大多限于閱讀,而且因為語言的隔閡,常常感到欣賞的困難。事實上,詩詞并不總是以“雅”為美,且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都以歌詠的方式存在于人們的生活中,不僅在于案頭筆端、烏絲界欄,更在于桑間濮上、市井街巷。因此,我們擬以《古人唱什么——詩、歌、曲的前世今生》為題,結合聲歌曲調的演示,為觀眾們講解詩、詞、曲的千年往事。現場分為開場導引和三個板塊,分別是:
導引:演唱《春江花月夜》或其它古典歌曲作為開場
第一部分:歌為心聲
這部分以詩歌的情感內涵為線索,以《毛詩序》中“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的名句為旨,通過舉例并展示《上邪》《有所思》等歌曲,說明詩歌最初的形態與人們普遍的感情體驗緊密相連。
演奏和演唱:穿插演唱,《長相思》《佳人曲》等《有所思》作品。
第二部分,聲詩并重
這部分以詩歌和音樂結合技巧日臻成熟的唐代為起點,從《詞論》中“樂府聲詩并著,最盛于唐”的論斷說起,輔以說明古代歌唱技巧的歷史典故,討論曲調、歌者與內容、形式并重之后,歌與詩的形態。此處以
并借用著名學者葛兆光《唐詩過后是宋詞》等文藝評論文章的觀點,自“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說起,討論詞在當時的“流行音樂”屬性,以及它如何由市井小調變為無法歌唱的文人案頭作品。
演唱:穿插演唱改編自《長恨歌》的《霓裳恨》及《我住長江頭》等唐宋詞經典作品。
演奏:配合講解演奏唐宋古調片段。
第三部分,古風新解
這部分將結合當代觀眾的欣賞體驗,解釋“為什么古典詩詞能夠打動當代人?”通過呈現和解析古調古詞當代改編的成功范例,講解古風詞和古風音樂。
演奏:配合講解演奏古風音樂片段及代表元素。
演唱:《玫瑰三愿》《靜夜思》等
講座嘉賓:嚴程
演出嘉賓:陳永嘉等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