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教育扶貧莫忘基礎音樂教育“扶貧”
2015年10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2015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上強調要通過教育扶貧脫貧一批。這一論述充分說明了“教育扶貧”能讓貧困地區的孩子掌握知識、改變命運、造福家庭,是最有效、最根本的精準扶貧。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教育工作高度重視,對于學校美育發展也有專門論述,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上就明確提出,“改進美育教學,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2015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把加強美育也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為響應習總書記的號召,近年在被派往山東省西部地區的幾個偏遠縣區參加義務音樂支教活動中,筆者對當地音樂教育發展的實際情況進行了深入調研,深感精準扶貧不能漠視基礎音樂教育“扶貧”。
我省西部偏遠縣區:基礎音樂教育現狀
音樂師資力量缺乏。城鄉校際美育差距是美育工作的最大問題。據了解,目前全國鄉鎮以上中心學校平均每個學校只有0.6個美育教師,遠遠低于美育課程占中小學課程總量11%的比重。實際上,包括音樂在內的美育課程師資,在一些地區配備不足較為普遍。
音樂師資力量的缺乏造成了有的學校由數學課、語文課或者是其他學科教師臨時擔任音樂教師。沒有任何音樂基礎知識,當教授學生唱歌時,連基本的音準都不能把握。試想一下,這樣的音樂師資配備如何能夠完成音樂教學任務?如何更好地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藝術素質?由此可見偏遠地區音樂師資力量的缺乏程度。
音樂硬件配備缺少。筆者所在的我省西部地區音樂支教培訓點,應該是在全縣挑選出來的能夠達到培訓條件的地方,但上課用的是電鋼琴,沒有配備音樂教室。通過當地教師了解到,鄉村學校音樂器材的配備更是鳳毛麟角,開設的音樂課程經常被別的學科擠占,很多學生從來沒有接觸過音樂課。而這樣的音樂教育硬件缺失情況,在偏遠的廣大農村是普遍現象。這嚴重制約著音樂教育課程的學習,廣大的農村學齡兒童很難有好的音樂學習環境和熏陶,談不上音樂美的鑒賞與審美。
家庭教育觀念淡薄。大家知道,除了學校這個美育教育的主陣地以外,家庭也是美育教育的重要陣地。由于多數家長受傳統“官本位”思想以及“高考指揮棒”的影響,過分重視應試和升學教育,導致家庭美育教育的陣地等同于自我放棄。即使有一部分家長全力支持孩子音樂教育的學習,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升學考級加分的功利心。這樣的家庭教育理念和現實,使我國廣大偏遠農村基礎音樂教育發展缺乏必要的家庭文化基礎。
音樂培養系統缺失。在普及基礎音樂教育環節中,偏遠農村地區的絕大多數適齡兒童不識五線譜,當然了,在城市這種情況也是存在的。由于受客觀條件和美育培養意識不到位的影響,這些地區中小學的孩子,即便進入大學后,很多也是只接受過流于形式的音樂課程或者是根本沒有受到過音樂教育。這就造成了我國音樂教育發展嚴重的階段性缺失,這種現象會直接導致我國音樂教師專業素質和職業素質的降低,嚴重阻礙著我國音樂教育體系的健康發展,而這種現狀至今沒有得到好的改觀。
針對基礎音樂教育的“扶貧”對策
要努力提高音樂教育功能意識。通過以上現象看出,對于音樂教育的社會功能意識,全社會都存在著認識不足的問題。學生通過基礎音樂教育學習能夠感受、體驗、鑒賞音樂美,創設音樂美的情境,表現音樂美的內涵,豐富音樂美的情感。音樂教育既是培養和提高人的審美意識、藝術想象力和藝術創造力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發展人類科學想象、科學創造的重要前提和基礎,是世界了解中國的一個好的平臺,是一個國家軟實力的具體體現。音樂交流也擔負著如何讓世界更多更好地接納中國,從而更好地和諧相處的使命。由此可見,基礎音樂教育的重要性非同一般。
加大社會音樂教育投入。在我國綜合國力大大提升的同時,反觀基礎音樂教育投入沒有實質性的進展,最主要的是社會力量的投入顯得捉襟見肘。比如說,各地政府在音樂教育硬件建設上的投入不足;各地藝術場館針對學齡兒童的優惠力度明顯不夠。各地高等音樂院系和青少年活動中心應建立針對偏遠農村的音樂教師培訓基地,學生實習基地等有效的扶貧措施;可在農村鄉鎮駐地設立區域性音樂教育活動中心;完善農村音樂教育的“造血功能”,最根本的還是要配備好精湛的音樂教育師資力量;各地制訂并定期實施農村音樂教師培養計劃和師生技能素質比賽,以這樣的活動為平臺,實實在在推進農村基礎音樂教育健康有序扎實發展。
雖然我國廣大農村基礎音樂教育發展存在著不平衡的現狀,但是隨著我國經濟水平快速提高,縮小差距應該是很快的,這需要全社會的關注和大力支持。數據顯示,目前在全國31個省(區、市)已建立了126個農村學校藝術教育實驗縣,著力解決城鄉校際美育教育差距。當下,在教學改革上,要進一步完善課堂教學、課外活動和校園文化“三位一體”的美育教育模式,尤其是更多利用互聯網和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讓優質藝術教育資源惠及更多地區、更多學校和更多學生。
國家精準扶貧的號角已經吹響,借國家大力開展精準扶貧的東風,希望不久的將來,農村的基礎音樂教育如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所述,到2020年,初步形成大中小幼美育相互銜接、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相互結合、普及教育和專業教育相互促進、學校美育和社會家庭美育相互聯系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美育體系。 (作者為山東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講師,音樂教育博士)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