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花園”天津音樂學院作曲系學生作品音樂會成功舉辦
5月24日下午,“故鄉的花園”作曲系學生作品音樂會在我院報告廳成功舉行。音樂會由作曲系主任盧長劍主持。
上半場的開場作品是由2013級丁一創作的小提琴四重奏作品《情》,通過古典而富有張力的和聲語言與簡約平易節奏的韻律,來詮釋自己內心所想發出的聲音。接著是2015級研究生孟斯迪(Sleve Mann)的作品《五重奏》,它是《混合的五重奏》中的第四樂章(Mixed Quintel-4th movement),作品運用了長笛、單簧管、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五種樂器,以不同的音色賦予織體以豐富的音響層次。隨后是2014級張問《第一弦樂四重奏》嘗試將復合節拍與變化節拍相結合,靈感來源于波西米亞的一種民間舞體裁:富瑞安(音譯),交替使用三拍子與二拍子,且節奏輕快活潑。接著,2015級田浩廷的《黑白》展現了對無調性音樂的探索。在配器上,作者選擇了弦樂四重奏中最容易忽視的中提琴,并在鋼琴的旋律上采用了有調性寫法,希望兩者間的沖突能產生奇異的火花。隨后是2015級武優的《二重奏》,作品采用十二音序列音樂寫作技法,在小提琴與鋼琴的碰撞間,尋找樂句發展的節奏以及情緒的對比。上半場的最后一曲是來自王浩宇的《戲韻》,作品運用戲曲元素以及京劇中的板眼結構銅西方奏鳴曲式融合,將東方美學融合進了西方奏鳴曲。
下半場的第一部作品是2016級印尼留學生林珂霞的《懷舊的花園》作者在公園漫步時對朋友的懷念。接著是2015級白雪的《大音五聲》,希望通過傳統五聲與現代音樂技術相結合,表現出中國傳統音樂中包羅萬象的景象與韻味。隨后,2013級趙鴻禎《漠》來源于王維的唐詩《使至塞上》,作品描寫的是塞外夕陽下的悲涼景象及久經戰爭迫害的百姓內心的凄苦之情并采用了不同的全音音階作為主要寫作材料,詮釋了戰爭中廝殺的場景。接著是2015級作曲系王舒翼《兩種情緒》,作者在2016年冬天所寫,分為兩個小樂章。第一樂章《不安》利用不協和音程和不同的演奏法來體現不安的情緒;第二樂章《狂怒》則是利用旋律動機的發展來體現。隨后是2013級王曉彤木管五重奏作品《始于幻想》運用了大量的復調對位手法,對每兩個音符之間的聯系進行多次揣摩。是一首建立于一種統一的邏輯結構。下半場的最后是王浩宇的單樂章弦樂四重奏《長調》取材于內蒙古音樂形式“長調”,汲取“字少腔長”的特點,以構成此曲音高材料的“橫向格局”。
此次音樂會全方位的展現了作曲系學生良好的專業素質和創作熱情,也是課堂教學成果的一次實踐展示,同時管弦系、鋼琴系的同學們也參與其中,他們嫻熟的技藝和默契的配合贏得觀眾熱烈掌聲。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