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音樂學院2017五月音樂節:安德魯格拉內德教授舉辦《美國電影音樂史》學術講座
5月17日下午,美國密蘇里大學作曲、音樂理論教授安德魯格拉內德應音樂學系的邀請,在我院圖書信息樓音像廳為師生們做了題為“美國電影音樂史”的學術講座。音樂學系師生聆聽了本場講座,講座由系主任王建欣教授主持。
講座中,安德魯格拉內德教授對美國電影音樂史的發展脈絡進行了梳理,如美國電影從最早的以默片的形式出現,到以鋼琴作為背景音樂,再到以管弦樂隊為電影配樂,以及后來錄音的出現。在安德魯格拉內德教授看來,美國電影音樂也可以分為“看得見”和“看不見”兩種樂器演奏形式。隨后,他還總結了電影音樂出現的七種特點:1.音樂的不可見性;2.音樂的次要作用;3.音樂能表達情緒;4.音樂能代表特定的事物;5.音樂的連接性;6.音樂的集合性(即重復主題的旋律);7.破壞規則性。
接著,安德魯格拉內德教授詳細講解了電影音樂在發展中產生的一些現象。如在1948年美國派拉蒙電影公司解雇了管弦樂隊現象的出現,導致了其后的五十至六十年代,開始產生了專門的作曲家為電影音樂配樂;美國作曲家Bernard Herrmann和他配樂的《Vertigo》;19世紀60年代,美國電影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創新,音樂風格百花齊放,但缺乏主流的音樂風格;19世紀70年代,John Williams等作曲家對20、30年代運用的管弦樂隊配樂這一形式進行了復興,運用了類似主導動機對電影事物進行描述,這一復興現象也直接影響到了如今的電影音樂。
最后,安德魯格拉內德教授對師生們的提問做了一一解答。雖然講座時間一再延長,但安德魯格拉內德教授耐心細致地解答以及嚴謹的治學態度,令在場的師生們欽佩不已,師生們也紛紛表示收益良多。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