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不來梅音樂學院打擊樂教授Olaf Tzschoppe學術交流活動在四川音樂學院舉行
Olaf Tzschoppe教授為學生們試奏作品
音樂會結束后全體合影
Olaf Tzschoppe教授,德國當代打擊樂獨奏演奏家,新音樂作曲家,不來梅音樂學院(Musikhochschule für Künst Bremen)打擊樂以及室內樂教授受邀于2017年3月34、25日訪問四川音樂學院現代器樂系和電子音樂系,展開了一系列的學術活動。
此次來訪,Olaf Tzschoppe教授主要舉辦了三場學術活動:
1、打擊樂大師班、
2、新音樂中的打擊樂——學生新作品視奏會
3、打擊樂音樂會。
新音樂中的打擊樂--學生新作品視奏會
2017年3月25日上午9:30在四川打擊樂團活動中心,Olaf Tzschoppe教授就大師班學員的打擊樂新作品進行了視奏。其中我系共有七位同學的作品參加視奏。分別是:晉圓圓,杜林蓉,陳桐,李亞熙,敬曉親,熊清雨,杜彥斌。
在視奏的過程中,Olaf Tzschoppe教授對于大師班學員的作品中的樂器擺位的邏輯性和多種打擊樂記譜的規范性進行了講解。其中關于一些同學的作品中涉及到的打擊樂的擺放邏輯性都做出了點評和建議,并且現場讓這幾位同學以演奏者的身份站在打擊樂旁嘗試演奏。這種方式讓同學們切身感受到了打擊樂位置擺放邏輯的重要性,教授還建議在下次寫作時,自己先“排練”一下,以確定打擊樂器的擺放合理性。
對于學員們打擊樂記譜的規范性(和從演奏家角度的讀譜便利性)是這次視奏會教授講解的重點。其中以電子音樂系兩位同學為,一位同學的作品的記譜方式并非傳統方式,讓演奏家在演奏過程中由于不能直接的讀懂譜面意圖而幾次中斷。另一位同學的作品則是違背了總譜常規排列習慣“高音樂器在上,低音樂器在下”的原則,讓幾個低音樂器出現在總譜的上端,并且把能在一行譜里寫下的樂器分成了兩行和三行譜,這些問題都給演奏家演奏帶來了很多“視覺負擔”,讓原本可以由一個人完成演奏的作品,被迫由幾名學生來共同完成。針對這兩位同學的問題,教授做了詳細和細心的指導,并幫助他們修改和調整。教授還指出這是很多同學都存在的問題,讓大家懂得了譜面整潔明了且符合邏輯的重要性。
最后,Olaf Tzschoppe教授就多種打擊樂樂器如何規范并簡便的記譜,作曲家與演奏家的合作進行了講解。
在演奏家眼里作曲家譜子的合理性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通過演奏,教授列舉的作曲家中不乏世界著名或者當紅的新音樂作曲家。然而就算是這些作曲家的作品中仍然會有給演奏家帶來麻煩的譜子。
其中詳細舉例幾位作曲家的打擊樂作品,并附圖片對比:有些作曲家的作品譜面過于復雜,有些作曲家的作品譜面非常富有(縱向)邏輯性卻不簡練,這些情況都給演奏家帶來了很大的讀譜難度。針對這些問題,Olaf Tzschoppe教授給同學們示范了一系列解決辦法:過于復雜的譜面,采用簡寫和標注彩色提示線條;縱向排列過于復雜的譜面進行了改寫等方式,并一一附圖對比說明。
在近三個小時精彩的視奏與講座中,學員們受益匪淺,視野進一步拓寬,他們今后的打擊樂作品也將更成熟更富于邏輯性。
25日晚教授與四川打擊樂團聯合為大家奉獻了一場打擊樂音樂會,其中首演了我系青年教師沈忱的新作品《失落的戰役》。作品以顫音琴與打擊樂組合的二重奏方式,利用顫音琴拉奏(象征天堂)與吊镲拉奏(象征地獄)的對比,以及顫音琴快速敲擊與鼓類快速敲擊的對比,表現出作者在心中殘酷、冷峻的戰爭態勢。最后片段顫音琴的短暫回落,以及沙錘的盤旋都表現出作者對戰爭中逝去生命的追思或紀念,直到音樹最后一聲的出現仿佛所有靈魂升入了天堂。
作品首演十分成功,音樂會結束教授得知作者是首次創作打擊樂作品時,更為驚訝,與作者進行了更加深入的交流,并希望沈老師今后能創作更多更優秀的作品。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