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畔中國》評委雷佳:民歌就是中國老百姓自己的音樂
“民歌就像是蒙上一層灰的古老家具,需要撣一撣上面的灰塵,才能重新發現藏在下面那晶瑩潤澤的肌理。”音樂競唱節目《耳畔中國》評委雷佳說。
正在安徽衛視播出的《耳畔中國》邀請了包括雷佳在內的多位專業評審,選手大多是節目組走訪祖國各地尋覓到的民歌好手,演唱曲目全都是中國民族歌曲。
對于有個別選手把民歌改編成了爵士甚至搖滾風格,有人提出,這會不會有悖于傳統民歌的傳承?
“其實這也正體現了中國民歌的文化自信。”雷佳說,在民間、學院的傳承之外,還需要有這樣一個舞臺,讓跨界創新得到展示,用更好的傳播形式和載體,贏得老百姓的熱愛。
節目中,陜西歌手紀軍軍將一首柔情的《一對對鴛鴦水上漂》唱得聲情并茂。他介紹,自己曾靠唱歌養活一家老小,也因家庭貧苦無法和相愛的姑娘甜蜜相愛,為了能圓母親遺愿來到舞臺。
“民歌就是中國老百姓自己的音樂,歌唱自己的喜怒哀樂、愛恨情仇、歡樂痛苦。”雷佳說,“很多民歌的背后,其實就是千百年來在中國土地上流傳的故事。”
雷佳生于湖南益陽,現為國家一級演員、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常委、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曾獲“金鐘獎”聲樂大賽金獎、青歌賽民族唱法金獎、全軍文藝匯演一等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等。
在雷佳看來,《耳畔中國》讓人看到了民歌傳承發揚的另一種可能,也折射出當代音樂工作者的藝術情懷和文化擔當。
“民歌作為具備濃郁歷史和民族特性的傳統文化,在當代需要有效傳播,并得到人民群眾的喜愛。”她說。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