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劇院:中國廣播民族樂團中秋音樂會
“琴動山河·梁祝與黃河”中國廣播民族樂團中秋音樂會開票
演出時間: 2016.09.15
演出劇場:音樂廳
演出時長:待定
日期/場次:2016.09.15 周四 19:30
指揮 彭家鵬
彭家鵬為國家一級指揮,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中國音樂家協會、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常務理事。現任中國廣播民族樂團藝術總監兼首席指揮、中國歌劇舞劇院藝術總監兼首席指揮、澳門中樂團音樂總監兼首席指揮、中國東方交響樂團、東方中樂團藝術總監兼首席指揮。
彭家鵬以“優秀畢業生”身份畢業于中央音樂學院作曲指揮系。1996年,彭家鵬以亞洲唯一的青年指揮家身份獲邀參加在荷蘭舉辦的第三十五屆國際康得拉申指揮大師班學習,師從愛德華·道恩斯及彼德·艾特佛斯,并獲“康得拉申大師班獎”。1997年獲選參加在烏克蘭首都基輔舉辦的國際指揮大師班,師從世界著名指揮大師古斯塔夫·梅耶爾、曼迪·羅丹、羅伯特古特、羅曼·考夫曼,并榮獲大師班第一名,同時受聘擔任烏克蘭國家交響樂團常任客席指揮。
自2000年在舉世聞名的維也納金色大廳成功指揮了“中國——維也納新春音樂會”后,2003年再度應邀于金色大廳指揮聞名全球的奧地利國家民族歌劇院交響樂團,演繹純粹的中國音樂作品,展示中國音樂的獨特魅力,引起轟動,譜寫了國樂交響的新篇章。之后,彭家鵬又在金色大廳指揮了多個世界著名樂團。憑著對中外音樂的獨特詮釋和深刻理解、對各種音樂風格的駕馭能力和指揮才華,彭家鵬連續十二年在維也納金色大廳指揮世界各大樂團,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當代奧地利最具權威的音樂評論家辛科·衛奇評論他“生機盎然、熱情洋溢,手部動作快而線條優美,具有獨特的風格”;奧地利《信使報》稱他“兼有日本小澤征爾和意大利指揮大師穆蒂的指揮風范”。由于彭家鵬在音樂領域的杰出貢獻,他曾被評為“中國十大杰出青年”之一。
藝術家
田雪小提琴
中國電影樂團小提琴獨奏演員,朝鮮族青年小提琴家。出生于音樂世家的她,四歲跟隨外公金在清教授學琴。先后師從于小提琴教育家王治隆、隋克強教授。她的演奏甜美,細膩婉約,華麗而又熱情奔放。她演奏的曲目涵括了古典音樂、室內樂、電影音樂及流行音樂等國內外各個領域的作品,是目前活躍在音樂舞臺的女小提琴演奏家。由她演奏CCTV音樂頻道錄制的《柴科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國家大劇院古典音樂頻道現場錄制的《洪湖赤衛隊小提琴協奏曲》以及電影音樂《一步之遙》等諸多小提琴作品,她以其出色精湛的演奏技巧和超乎尋常的音樂感染力,贏得了音樂界和觀眾的高度贊譽與喜愛。
譚小棠鋼琴
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主科教研室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作為當今樂壇活躍的鋼琴家,他的足跡遍及法國、德國、澳大利亞、日本、波蘭、葡萄牙、摩洛哥等以及中國各大城市,成功與德國班貝格交響樂團、日本愛樂樂團、東京城市愛樂樂團、日本仙臺愛樂樂團、摩洛哥愛樂樂團、中國國家交響樂團、上海愛樂樂團、北京交響樂團等合作演出。
譚小棠應邀參加世界各地的音樂節和大型音樂活動。在法國RAVEL音樂節、 法國DU PAYS BRIARD音樂節、德國MEISSEN鋼琴音樂節、日本SENDAI古典音樂節上舉行獨奏與協奏音樂會,并多次為法國國家電臺、德國巴伐利亞廣播、日本電視臺及知名古典音樂雜志和中國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錄制音樂節目。
2011全球發行了由瑞士TUDOR唱片公司出版,德國巴伐利亞廣播錄音制作的個人CD唱片專輯。
1979年出生于北京的譚小棠,5歲接觸鋼琴,他先后畢業于中央音樂學院、德國慕尼黑音樂學院和法國高等師范音樂學院,獲得大師級文憑和演奏家文憑,師從中國著名鋼琴教育家凌遠教授、楊峻教授,世界著名鋼琴大師Gerhard Oppitz教授和Marian Rybicki教授。2002年獲中國最隆重的鋼琴賽事“金鐘獎鋼琴比賽”第一名。2004年獲得“第二屆日本仙臺國際鋼琴比賽”第一名并被授予法國大使榮譽獎和觀眾獎;并且,在這個高難度的國際大賽中,他憑借精湛的演奏技藝和所體現的對交響樂團良好的駕馭能力,博得觀眾和評委的一致贊譽。2005年12月他再次獲得法國巴黎“ANIMATO 國際青年鋼琴家邀請賽”第一名及觀眾獎。2008年,譚小棠榮幸地為北京奧運會錄制了主題曲《我和你》和《五環旗》的鋼琴部分,為奧運奉獻音樂和熱情。
演出團體 中國廣播民族樂團
中國廣播民族樂團是成立于1949年的國家級樂團,是中國廣播藝術團所屬的五個分團之一,具有極高的藝術水準和管理水平,歷史悠久、成就卓著,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中國廣播民族樂團擁有近百人的演奏編制,氣勢恢宏。六十多年來,在我國著名的指揮家、作曲家彭修文先生的積極倡導和不懈努力下,率先確立和奠定了以弓弦、彈撥、吹管和打擊樂為基礎的中國民族管弦樂隊基本構架,為民族交響樂隊不斷的發展和完善,使之更加科學做出了重大貢獻。
六十多年來,中國廣播民族樂團以豐富多彩的藝術作品,形式多樣的演出給人們帶來鼓舞、激勵和美的享受。許多創作和演奏的作品已經成為常演不衰的經典保留曲目。樂團演奏和錄制了幾千部(集)的電影、電視、廣播、磁帶、CD等等,為我國的廣播電影電視事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六十多年的藝術成就中,樂團培養和造就了眾多藝術家,不斷涌現出著名的指揮家、作曲家、演奏家,深受國內外觀眾喜愛。
中國廣播民族樂團作為中國民族音樂著名藝術品牌,中國民族音樂文化的象征,以其超乎尋常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向世人展現了中國歷史和文化的豐富內涵。應邀出訪世界7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中國民族文化藝術走向世界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曲目
民族管弦樂《慶典序曲》 趙季平 曲
民族管弦樂《秋江花月夜》 郝維亞 曲
小提琴協奏曲《梁祝》 何占豪 陳鋼 曲 張大森 編曲 小提琴:田雪
——中場休息——
鋼琴協奏曲《黃河》 殷承宗、儲望華、盛禮洪、劉莊 集體創作 劉文金 移植改編
鋼琴:譚小棠
幻想曲《秦·兵馬俑》 彭修文 曲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