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劇院:格里莫和澳大利亞青年交響樂團音樂會
“聆賞經典”曼弗雷德·霍內克與格里莫和澳大利亞青年交響樂團音樂會開票
演出時間: 2016.08.02
演出劇場:音樂廳
演出時長:待定
日期/場次:2016.08.02 周二 19:30
指揮 曼弗雷德·霍內克
曼弗雷德·霍內克出生于奧地利并在維也納音樂學院學習深造。在維也納愛樂樂團、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擔任樂手的經歷,以及他日后在維也納青年樂團出任指揮的經驗,為其指揮生涯烙下了深刻的一筆。
在維也納馬勒青年管弦樂團擔任指揮家阿巴多助手的經歷,真正拉開了霍內克指揮生涯的序幕。從1991年到1996年,霍內克成為蘇黎世歌劇院的簽約指揮家。1997年,他又被任命為挪威國家歌劇院的音樂總監。
1996年到1999年間,曼弗雷德·霍內克成為萊比錫中德廣播交響樂團三位主指揮之一。1996年,霍內克與奧斯陸愛樂樂團在歐洲的巡演大獲成功,這為其日后與該樂團的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礎。1998年,霍內克便被該樂團任命為首席客座指揮。
2000年至2006年12月,曼弗雷德·霍內克出任瑞典廣播交響樂團的音樂總監一職。他隨樂團一起赴美國巡演,其在肯尼迪藝術中心的演出反響熱烈,《華盛頓郵報》稱贊音樂會是華盛頓2001年最出色的一場交響音樂會。2006年,捷克愛樂樂團任命他為樂團2008年至2009年音樂季的首席客座指揮。在2007年至2008年的音樂季演出中,曼弗雷德·霍內克出任斯圖加特歌劇院的音樂總監。
曼弗雷德·霍內克還與眾多國際一流交響樂團有過合作,包括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柏林德意志交響樂團、萊比錫布商大廈樂團、德累斯頓國家交響樂團、維也納愛樂樂團、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倫敦愛樂樂團、法國國家廣播交響樂團、芝加哥交響樂團以及洛杉磯愛樂樂團等。
除了指揮的身份,曼弗雷德·霍內克還是德國“沃爾夫埃格國際音樂會”的藝術總監。
藝術家 埃萊娜·格里莫 鋼琴
埃萊娜·格里莫是當代最著名的鋼琴家之一。這位生于普羅旺斯的鋼琴家13歲就被著名的法國音樂學院錄取。16歲便獲得雅克·魯維耶古典音樂比賽一等獎,并發行了首張個人唱片。18歲在巴黎舉辦了她的第一場鋼琴獨奏音樂會,獲得巨大成功。2002年,格里莫成為德國DG公司簽約音樂家,并發行了拉赫瑪尼諾夫《第二鋼琴奏鳴曲》和貝多芬《暴風雨奏鳴曲》兩張專輯,其中拉赫瑪尼諾夫《第二鋼琴奏鳴曲》榮獲“唱片協會”大獎。
格里莫在紐約創辦了“野狼保護中心”,致力于保護紅狼、墨西哥狼等野生狼物種,中心同時向公眾開放,進行普及教育。狼已然成為格里莫的圖騰,代表著她自由、不拘一格而又堅毅的性格,她也將這種特質融入到個人的演奏風格中。埃萊娜·格里莫總能以凌厲、高貴而矜持的演奏詮釋不同風格的作品。不管是貝多芬、勃拉姆斯、肖邦,還是拉赫瑪尼諾夫,都成了任她從容揮灑的指尖旋律。另外,格里莫還一展她在文學方面的才華,出版了兩本自傳《野變奏》和《練習課》。其中《野變奏》已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很多國家發行,并榮登暢銷書榜單。2002年,她獲得法國文化部頒發的文學與藝術榮譽勛位。《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曾引用《野變奏》中的一段話來描述古典音樂和狼都能讓格里莫獲得解放的感覺。
格里莫曾與世界多個著名交響樂團合作,其中包括柏林愛樂樂團、圣彼得堡愛樂樂團、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倫敦交響樂團、倫敦皇家愛樂樂團、波士頓交響樂團等。
演出團體 澳大利亞青年交響樂團
自從1957年第一場演出以來,澳大利亞青年交響樂團一直在世界上一些最著名的音樂廳和音樂節演出,作為澳大利亞的文化大使,曾赴歐洲、亞洲和美國超過21次國際巡演。樂團成員都是每年從非常嚴格的試音中選拔出來,代表了國內年輕藝術家最高水準。樂團也一直受到國內外媒體對其水準的高度贊揚,《泰晤士報》曾評價樂團于BBC逍遙音樂會的演出是“一場音色和觸覺的純粹提煉”。
澳大利亞青年交響樂團在澳大利亞乃至世界范圍內都曾有過出色的表現。2015年,澳大利亞青年交響樂團攜手馬克·艾爾德演奏了馬勒的《第六交響曲》,并在維多利亞歌劇院的支持下合作了3D作品瓦格納《漂泊的荷蘭人》。2016年,法國青年指揮家亞歷山大·布洛赫回歸后,樂團開始了第23次世界巡演。澳大利亞青年交響樂團具有國際巡演的悠久歷史,并在歐洲、英國和美國的重大節日進行定期演出。同時,樂團也常出訪亞太區國家,并于2016年8月再次到訪中國。2013年,在指揮克里斯托夫·艾森巴赫的執棒下,樂團完成了在阿姆斯特丹、柏林、格拉費內格、威斯巴登和格斯塔德的巡回演出,這也是樂團最近一次巡演。2011年,樂團于悉尼歌劇院完成了卡爾·維恩小提琴協奏曲的全球首演。此外,樂團在珀斯國際藝術節中與西澳大利亞歌劇院合作演奏的布里頓《彼得·格賴姆斯》,在阿德萊德節慶中心由約翰尼·尼爾森指揮的獲獎作品貝多芬全集,以及在昆士蘭音樂節上演奏的瓦格納《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也都廣受好評。
澳大利亞青年交響樂團不僅是澳大利亞文化的旗幟,也是澳大利亞年輕藝術家的培養地。今天,在澳大利亞樂團工作的音樂家有超過65%都是澳大利亞青年交響樂團成員,同時,許多澳大利亞青年交響樂團成員也都進入了世界最杰出的管弦樂團。此外,每年澳大利亞青年交響樂團還在澳洲各個城市開展培訓項目。
曲目
D大調第一交響曲,“巨人” 馬勒 曲
第一樂章:緩慢而沉重地
第二樂章:強有力的運動
第三樂章:不慢而莊嚴地
第四樂章:如暴風雨般的運動
——中場休息——
D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作品15號 勃拉姆斯 曲
第一樂章:莊嚴地
第二樂章:柔板
第三樂章:回旋曲,不太快的快板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