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劇院:“花都巴黎”柏林愛樂十二把大提琴音樂會
2016漫步經典:“花都巴黎”柏林愛樂十二把大提琴音樂會開票
演出時間: 2016.07.15
演出劇場:音樂廳
演出時長:待定
日期/場次:2016.07.15 周五 19:30
演出介紹
他們來自全世界擁有最崇高地位的“柏林愛樂樂團”
他們的首場音樂會令指揮大師卡拉揚驚愕不已
他們對巴赫和甲殼蟲樂隊一視同仁
他們是“古典音樂史上最夢幻的大提琴組合”
他們堪稱“最受歡迎的室內樂子團”
他們是——柏林愛樂12把大提琴
演出團體 柏林愛樂十二把大提琴
“柏林愛樂十二把大提琴”是柏林愛樂樂團中歷史最悠久也最出色的室內樂組合,在卡拉揚擔任音樂總監時期,由樂團大提琴手魯道夫·魏因斯海默策劃組成。成立之初即為電臺轉播而錄制大師格倫克(1859年至1933年)的作品“贊美詩”,這正是為十二把大提琴的編制所作的曲子。來自媒體與大眾的反應十分熱烈,“柏林愛樂十二把大提琴”自此展開密集的演出行程,更努力拓展演出曲目。1978年在德國的電視節目中,他們演出了新專輯曲目,包括甲殼蟲樂隊的熱門曲目《昨天》《St. Louis Blues》等,此類的輕松音樂也成為他們音樂會上的重要曲目。大概沒有別的室內樂器組合能讓人如此低回沉吟、百聽不厭。他們把大提琴的地位推展至一個自己自足的完美樂器的境界。大提琴可以從幽深的低音幽谷往復至悠游展翅的高音域,而大提琴本身這樣多元表現方式的無限性及寬廣的音域和活力,正是柏林愛樂十二把大提琴和它的精神領袖魯道夫·維斯海默成功的秘密。
未嘗沒有人嘗試模仿類似的組合,可惜都沒有成功,因為這個室內樂團不只是有十二把大提琴,更有十二位一樣優秀杰出的獨奏家坐在琴后。柏林愛樂以擁有這樣的大提琴同仁為榮。成立30多年,柏林愛樂十二把大提琴不斷嘗試超越所有可能的極限,曲目變化多元,不論是列于首選的古典曲目,亦或是改編甲殼蟲樂隊的經典名曲,甚至帶有南美風格的探戈等樂曲,都在十二把大提琴的弓弦之間,呈現出超越原曲的特殊風味。甲殼蟲樂隊的名曲《昨天》在12把弓弦的全新詮釋下,成現出另一種超越原曲、屬于大提琴的特殊風味,堪稱其跨界經典之作。
“柏林愛樂十二把大提琴”發行的每張專輯都獲得了非常高的肯定。他們成功地游走在跨界和古典的邊緣,不讓他們的音樂風格受到限制,從巴赫、文藝復興的音樂到最新的《哈利·波特》電影主題曲,乃至邀請柏林愛樂樂團指揮賽門拉圖爵士共同來唱饒舌歌,他們都能展現讓人為之會心一笑的演奏。這張新專輯,他們更大膽得引用了更多的古典音樂,拉開全片的音樂風格和層次,讓對比顯得更為強烈。改編自卡利西密《耶夫塔》、門德爾松《伊萊賈》中的合唱段、以及德彪西鋼琴前奏曲中的《沉沒的教堂》和威爾第四首圣樂小品中的《圣母頌》等,都讓人耳目一新,即使是最神悉古典音樂曲目的愛樂者,也會為之眼睛一亮。而平常不接觸古典音樂的樂迷,則能從這些不受音樂風格限制的改編中,獲得靈感和新音樂型態的沖擊和感動。
曲目
法國晨曲 簡·弗朗賽 曲
小行板-節奏快板-溫柔快板
活潑快板
行板
急板
多莉搖籃曲 加布里埃爾·福萊 曲 大衛·里尼克爾 改編
西西里舞曲 加布里埃爾·福萊 曲 大衛·里尼克爾 改編
巴黎橋下 文森特·斯科托 曲 威爾·凱瑟·林德曼 改編
花都巴黎 亨利·布爾泰爾 曲 路德維希·科萬特 改編
巴黎天空下 胡博特·吉拉德 曲 威爾·凱瑟·林德曼 改編
——中場休息——
倫法爾多 阿斯托·皮亞佐拉 曲 哈羅德諾本 改編
瑞佛拉多 阿斯托·皮亞佐拉 曲 大衛里尼克爾 改編
致奧斯瓦爾多·塔倫蒂諾 何塞·加爾利 曲
愛的二重奏 阿斯托·皮亞佐拉 曲 馬林·西蒙斯 改編
堤岸 何塞·加爾利 曲
獨孤 阿斯托·皮亞佐拉 曲 路德維希·科萬特 改編
致唐·奧古斯丁巴爾迪 奧拉西奧·薩爾岡 曲 大衛·里尼克爾 改編
鯊魚 阿斯托·皮亞佐拉 曲 大衛·里尼克爾 改編
三分鐘的真實 阿斯托·皮亞佐拉 曲 大衛·里尼克爾 改編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