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劇院:貝多芬弦樂四重奏全集5/6與6/6·上海四重奏室內樂音樂會
國家大劇院2016五月音樂節:貝多芬弦樂四重奏全集5/6與6/6·上海四重奏室內樂音樂會
演出時間: 2016.05.19 - 2016.05.20
演出劇場:小劇場
演出時長:約120分鐘 (包含中場)
日期/場次:2016.05.20 周五 19:30
演出介紹
明媚五月,國家大劇院五月音樂節“盛贊!巴洛克”,5月1日至21日,20場精彩室內樂音樂會,立體呈現巴洛克音樂的多彩與瑰麗。
從嚴肅深奧的巴赫到優美華麗的亨德爾,大師作品集中演繹,尋覓巴洛克時代韻味。從歷史悠久的德累斯頓國家管弦樂團到雍容精致的薩爾茨堡宮廷室內樂團,名團齊聚描繪室內樂生動群像。布赫賓德、鄭京和、呂思清、朱亦兵等中外名家云集,高超技藝展現室內樂炫彩光輝。
在“巴赫小提琴無伴奏作品全集”中感悟音樂與哲學的空靈交流,在《水上音樂》《皇家煙火》中領略巴洛克時代的輝煌景象,跟隨國王歌手合唱團閱覽來自世界各地的音樂明信片。“午夜玫瑰”再度綻放,爵士音樂魅力四溢。相約國家大劇院第八屆五月音樂節,邂逅室內樂的輝煌年代,喚起浪漫的音樂記憶!
貝多芬一生創作了十六部弦樂四重奏作品,創作時間幾乎貫穿了貝多芬藝術生涯的各個時期,這些作品不僅展現了貝多芬本人創作風格的流變,更記錄了音樂在古典時期向浪漫主義音樂發展的點滴。上海四重奏用六場音樂會完整演繹這些經典之作,在五月音樂中他們的“貝多芬弦樂四重奏全集”也將全部完成。
演出團體 上海四重奏
上海四重奏于1983年成立于上海音樂學院,由第一小提琴李偉綱、第二小提琴蔣逸文、中提琴李宏剛和大提琴尼古拉斯·薩瓦拉斯組成。30年來每季度前往歐洲、北美和亞洲的主要音樂中心舉行巡演。最近他們參加過首爾國際音樂節、北京音樂節、法國卡薩爾斯音樂節、波蘭貝多芬音樂節、亞美尼亞耶列萬音樂節、哥倫比亞卡塔黑納國際音樂節、澳大利亞墨爾本音樂節,并在北美的諸多音樂廳演出。該團在卡內基音樂廳舉辦過多場室內樂演奏會,2006年在其大廳首演了伊藤琢磨為四重奏與樂隊所作的協奏曲。與他們合作過的知名音樂家包括瓜內利四重奏、朱利亞四重奏、東京四重奏、馬友友、林·哈雷爾、梅納海姆·普萊斯勒、彼得·瑟金、讓·伊夫帝·博戴、吳蠻和香緹克利爾合唱團等,演出舞臺遍及北美各地的頂尖室內樂音樂節,如圣達菲和渥太華音樂節。
很長時間以來,上海四重奏一直是現代作品的先鋒演奏團體,并善于融合東西方的音樂。他們委約并首演過洛威爾·利伯曼、塞巴斯蒂安·科里爾、梁雷、馬克·納克魯、周龍和陳怡的作品。2008年至2009年樂季,上海四重奏在慶祝其建團25周年期間,以多首世界首演的曲目展現其寬廣的藝術和文化視野。作品來自三大洲的作曲家,包括:潘得列茨基的第三弦樂四重奏《夾在空白日記中的空葉》、陳怡的《美之歷程》、爵士鋼琴家荻克·海姆的弦樂四重奏以及馮偉君的第二弦樂四重奏。2011年至2012年樂季,他們與鋼琴家彼得·瑟金一同首演了盛宗亮的《隨想舞曲》,以及由斯蒂芬·普魯茲門所作的鋼琴五重奏《甜蜜組曲》。2012年9月,他們在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與米羅四重奏合作,首演了丹·韋爾切為雙四重奏譜寫的《穆斯的戰爭》。2013年10月,上海四重奏慶祝成立30周年,在北京音樂節首演了由余隆委約、羅伯特·奧德利奇所作的《恢諧曲》,并獲得北京音樂節頒發的“年度藝術家”獎。
上海四重奏有為數三十多張的豐厚錄音,包括與魯道夫·布赫賓德合作的舒曼和德沃夏克鋼琴五重奏、周龍為四重奏與管弦樂團譜寫的《唐詩》。在2003年發行的迄今最暢銷的專輯《中國歌謠》,是由蔣逸文改編的24首中國名曲,靈感來自蔣對幼年時期的回憶。上海四重奏的七張全套貝多芬四重奏在2010年圓滿完成。
除此以外,上海四重奏還參與過豐富多樣的媒體項目,如他們在伍迪·艾侖的電影《雙生美蓮達》中客串表演過巴托克的第四弦樂四重奏,還參演過美國PBS電視臺的系列片《偉大的演出》。李偉綱曾出現在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從毛澤東到莫扎特:斯特恩在中國》中。而由梅麗爾·斯特里普主演并于1999年上演的電影《弦動我心》,其故事來自于大提琴手尼古拉斯·薩瓦拉斯的家庭生活。
上海四重奏團目前是美國新澤西蒙特克萊爾州立大學的駐校四重奏,也是上海交響樂團的駐團四重奏。他們還出任上海音樂學院和中央音樂學院的室內樂客座教授職務。
曲目
5月19日
C小調第四弦樂四重奏,作品18/4 貝多芬 曲
F大調第一弦樂四重奏,作品18/1 貝多芬 曲
——中場休息——
C大調第九弦樂四重奏“拉蘇莫夫斯基”,作品59/3 貝多芬 曲
5月20日
貝多芬A大調第五弦樂四重奏,作品18/5 貝多芬 曲
貝多芬降E大調第十弦樂四重奏“豎琴”,作品74 貝多芬 曲
——中場休息——
升C小調第十四弦樂四重奏,作品131 貝多芬 曲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